從動作出發,尋找身體《毛月亮》
5月
07
2019
毛月亮(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16次瀏覽
陳祈知(專案評論人)

闃靜陰翳的舞台,一柱燈光斜斜灑下,一位男舞者定立在燈下;僅只一瞬,燈光即刻收束。燈再亮時,出現在舞台上的,是幾位牽繫著前者的手肘,疊構成鯨魚脊骨狀的男舞者,他們有機的律動,像是鯨魚依憑脊椎的帶動在海裡泅泳。冰島後搖滾樂團Sigur Rós的音樂輕輕緩緩地漫開,冰瑩晶透;幾聲尖細的聲響,像是鯨豚的叫聲,聲音裡帶著些許不安,對於茫茫未知的不安。鯨魚脊椎的動勢漸趨強烈,以致於看上去又像是DNA圖象。

接著,幾位女舞者自下舞台出場,她們的長髮往前披蓋住臉,使得觀眾無法看清她們的面貌。她們像是隱居多時的部落子民,消聲匿跡數十年之後,決定重返俗世。隨著男舞者加入,氛圍愈來愈高昂,於是貫串鄭宗龍舞作《毛月亮》(22° Lunar Halo, 2019)的動作質地出現:舞者的身體劇烈搖晃、擺盪,不自然的扭動,常以手肘的力量帶動身體,後仰至上半身與地面平行,強大的動能,瞬間的爆發力。鄭宗龍從舞者的身體抽繹出獸的本質,恍惚出神的舞者在月影的籠罩下進行一場肉身獻祭,這正是多次出現在鄭宗龍舞作中,廟會陣頭的身體、八家將的身體、乩童的身體。舞者甩動飄亂的長髮,連髮絲都有表情。

一座鏡面傾降,映照舞者身影和舞台前端那方如鏡似水的光滑地面。LED螢幕顯現黑洞圖式,也出現舞者面無表情裸身的影像,交疊成多重複像,無比豐美,卻也無比哀傷;不禁想起,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必須穿著衣物的物種,服裝的功用,不僅在於禦寒與裝飾,有時更是權力的表徵,具有特殊符號語言。演出進行中,十四位舞者穿著十四套完全不同的服裝,藉此將舞者個體化,也反映每位舞者的性格特質,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殊異性。服裝材質包括:棉、麻、塑膠袋……,有的垂墜成流蘇,有的編織成網狀,有時舞者近乎赤裸。一段女舞者的獨舞,她綁著辮子,頭髮梳得光潔,露出清晰容顏,在現代舞動作中夾雜著印尼峇里島傳統舞的身姿與手勢,展現亞洲的身體。我不禁要問,亞洲的身體只有一種樣貌嗎?當然不是。我相信曾經行旅亞洲多國的鄭宗龍深諳此事。

和許多觀眾一樣,我對一位全裸男舞者的巨大影像與其他舞者共舞那一段印象深刻,因為這樣的形象和畫面實在太強烈了。這位全裸的男舞者俯瞰在他膝下起舞的男男女女,與其說祂是造物主,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容忤逆的神祇,毋寧說祂是大自然,是人類無法掌控的環境,難以抵抗的力量。從小在父親的帶領之下,鄭宗龍對大自然深深著迷,有著諸多拔山涉水的經驗,一定也有必須向山林水澤颶風暴雨屈服的時刻。「毛月亮」所指涉的,就是大自然之玄妙奧義,月暈竟可讓人預知風起。放大的身體影像,用身體的局部構成山水。我憶起我的第一位日本舞踏老師尾竹永子(Eiko OTAKE, 1952–),她教導學生如何用自己的身體「測量」他人的身體,以自己的臉頰撫觸他人臉部與身體表面的山巒、河谷、斷崖、湖泊。我也從日本舞踏大師田中泯(Min TANAKA, 1945–)的身體肌膚看見山川地貌,風之歌,水之詩。

隨著舞者身體擺盪的幅度愈來愈大,跳躍與甩髮的動作愈來愈癲狂,音樂從超凡脫俗轉而散發雜沓感,我的情緒益發激昂,內心的痛楚隨之而來。在舞者李姿君獨舞之際,我的震懾感堆疊到最高點,眼淚靜靜淌下。當瀑布的影像流洩,水花紛飛,煙霧游逸而出。之後,舞者逐漸退場,於是瀑布消失,燈光淡出,舞台空無一物。最後,從舞台上方降下一盞昏黃的傳統燈,在霧氣繚繞之下,Sigur Rós氤氳縹緲的歌聲撫慰憂傷的心靈,召喚暝夜深處寂寥的人。對劇場而言,傳統燈的特殊線性是瞬間發光瞬間熄滅的LED無法表現的。而這盞傳統燈散發的光芒,不就是月暈,不就是「毛月亮」嗎?彷彿音樂與舞蹈相戀,霧氣與光暈共舞,隱隱約約,若即若離,這正是愛情最美好的境界。《毛月亮》帶給我最深刻的體悟就是,渺小的人類對於神秘無垠的宇宙,只能心懷謙卑與虔敬。

至此,雲門舞者的身體,早已不再是Martha Graham的身體,也不再是太極導引的身體。透過《毛月亮》,鄭宗龍從動作出發,尋找身體,這或許是他正在進行之事,只是他並不自知。土方巽從他的家鄉日本東北秋田縣嚴寒的風土,建構嚴謹的日本舞踏身體美學;舉例而言:秋田遍地是土地貧瘠的農田,農民在田裡耕作時,由於田埂濕滑,為了避免滑倒,很自然地蹲屈身體,重心接近地面,形成蟹腳、重心向下、內縮的身體性;而這樣的身體,就成為土方巽舞踏中經常出現的姿態。東南亞和赤道國家的人長期處於驕陽曝曬之下,膚色黝黑,就連五官也朝功能性進化,比方鼻子較短,利於散熱;由於四季炎熱,人們身上的布料稀少,也擅用布料,一塊布可以變幻出千百種造型。究竟臺灣人的身體性是什麼?臺灣人的身體就是陣頭或八家將的身體嗎?臺灣人的身體性和日本人的身體性有什麼不同?臺灣人的身體性和猶太人、高加索人、盎格魯‧薩克遜人、印尼人、泰國人、越南人、柬埔寨人、印度人、非洲人、新幾內亞人、澳洲原住民的身體性又有什麼不同?在此,我的疑問比答案多。尋找答案,不是單一編舞家、單一舞團、單一研究者的責任;尋找答案的過程,當然也不會是直接而短暫的。

林懷民何嘗不想探索臺灣人的身體性?早在舞作《廖添丁》(Liao Tien Ting, 1979)和《夢土》(Dreamscape, 1985)裡,林懷民就已讓舞者畫上八家將的面部彩妝。《我的鄉愁我的歌》(My Nostalgia, My Songs, 1986)更是雲門舞集重要的轉捩點,舞作呈現市井人物的生活實相;但是,那是林懷民想像的市井、拼貼的實相,他的鄉愁他的歌,不在街頭。鄭宗龍則是在艋舺街市長大的,常民文化、街頭械鬥、宮廟祭典、兄弟情誼、豔俗街景,都是他的日常,他生命的養分。因此我們必須從林懷民與鄭宗龍所面臨的不同文化情境進行整體性的思考。

《毛月亮》挾強大的氣勢登場,擁有國表藝三館共製的資源,和雲門舞集本身具備的豐厚條件,支撐雲2藝術總監鄭宗龍毫無後顧之憂舞所欲舞。我認為,《毛月亮》的誕生,是鄭宗龍創作的重要里程碑,奠定鄭宗龍國際編舞大師的地位,儘管這樣的評價有幾分武斷,也言之過早。我曾私心以為,伍國柱(1970–2006)舞作《斷章》(Oculus, 2003)是雲2目前最好的作品,但是《毛月亮》讓我改觀了。鄭宗龍從昔日的春風少年兄長成了現在的成熟中年郎,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了,由衷期待他的舞蹈能有更奇異的樣貌,更多元的發展,也寄予即將邁入新階段的雲門舞集無限的祝福。

《毛月亮》

演出|雲門2
時間|2019/04/28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群體的概念使肢體嫁接在彼此的肢體之上,在這裡鄭宗龍並沒有明確地刻畫動機,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現象來回應無無明盡的意識觀想。這樣難以捕捉、不可視的質感,以筆者個人的直觀感受來說,同時結合編舞者自身人格與背景來進行梳理,《毛》有大部分的創作核心依舊是向其兒時的童年回憶「童乩」靠攏。然而無定向的身體路徑、見山是山的現象敘說,在許多舞者空靈甚至理性的面部表情底下,似乎蘊生不出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艋舺喧囂,對應到的是來自Sigur Rós其精靈般的夢境殘響,以及直入火山流質與冰冷空氣的地理風貌:自然現象,這恐怕是理解《毛》更好的方式,同時也是編舞者如冰晶般構築舞蹈肢體的其中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3月
12
2024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毛月亮》演出前被論述者框入「人類世」的理論視野中,若要以此脈絡詮釋,反而是提醒了我們,反省人類中心主義的警鐘並非要將人類從視野中移除,而是要喚醒身體最根本的覺知,重新找回與其他物種共感的能力。「知識與言說」才不至陷入和「身體與實踐」永遠形同陌路的當代困境。(陳雅萍)
5月
01
2019
影像和舞者,如此失衡、紛亂,令人失去觀看的焦點。不過畫面提醒我們,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輕易地就可以上線連結全世界……我們早已迷航,成為彼此較勁、爭奪資源,科技世界裡的數位難民,在一起卻顯得孤單空虛。(楊智翔)
4月
29
2019
舞作中的這些元素呼應了我們生活在都市裡面的種種對照,鄭宗龍稱《毛月亮》是一個「未來的部落」,筆者認為就好像在看一部世界毀滅後重生的電影一般,不只有享盡視覺與聽覺的美好,也看見這個世代的寫照。值得讓人反思。(許芷榕)
4月
29
2019
畢竟,身體與舞團長期難分難捨的情結,似乎是台灣舞蹈創作者的魔咒,彷彿沒有身體就不成創作,更別談舞團,於是身體風格往往就框住了想像,框住了創作。(樊香君)
4月
29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