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毛月亮》與再「見」《毛月亮》
4月
04
2024
毛月亮(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6次瀏覽

文 吳若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生)

相隔五年,雲門舞集再次將《毛月亮》搬演至國家戲劇院,不僅讓許多觀眾得以再次欣賞該作外,也彌補筆者未見首演場的缺憾。五年前,不乏網路媒體、評論人稱《毛月亮》如彌賽亞的預言般,應驗鄭宗龍接管雲門藝術總監的職位,亦預料接連爆發的新冠肺炎。五年後的今日,經過疫情的侵襲下,迎來科技與人工智能的突飛猛進,促成人們對其的依賴,而再現的《毛月亮》會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又會如何看待《毛月亮》?

當帷幕升起,漆黑的舞台僅有微弱的燈光灑於一名舞者身上,使其皮膚格外地蒼白。該男舞者佇立於左上舞台,以一種極其費力的方式收緊肩胛骨,將其胸部奮力挺出,使背部呈現不自然的凹曲型態,其外形猶如一彎殘月。殘月,為黎明時分、將落的月亮,彷彿暗喻一個世代的殞落,亦或預示一首危機的序曲。隨著燈光忽明忽暗,乍見七名舞者出現於左上舞台,他們各個俯身相依,後者的雙手輕握著前者的雙肘,使彼此緊密相連,全員的臂膀緩慢且重複地同時向前滑動,猶如一條巨型生物,按兵不動地潛伏暗處、伺機而動,而此刻的配樂安排甚是巧妙,運用類似薛帕德音調(Shepherd tone)的技巧,以緩慢、迷離的金屬合成音色,營造出宇宙無邊無際、無遠弗屆的冷冽氛圍。隨後,四方形LED面板從高處緩緩降落,隱約地閃爍著紅藍交替的色彩。舞者們身不由己地向前靠近,帶著一絲不安地仰望著與其格格不入的物件,並在恐懼與好奇的交織下舞者們相繼跳躍、相互以肉身作為彼此的基座堆疊而上,僅為了細細地窺探此一「未知」的物件。當面板受到觸及的剎那間,LED面板上瞬間出現靛藍色的火焰,宛若普羅米修斯為人類所偷來的火焰,不知是禍,還是福?正如現代人們紛紛擁抱科技,在歡呼其所帶來便捷的同時,不乏思考潛藏於其中的危機──我們是否不自覺地禁錮於自由的幻象之中,卻渾然不知?

伴隨烈焰的光芒,舞者們各個蠢蠢欲動,藉由間歇性地抽動、扭動上半身來激發體內的動能,漸漸地牽動起軀幹,竭力地甩動起四肢,並以自身的脊柱為中心,運用迴旋的形式繞行著,使其動作保有一絲規律性。同一時刻,舞者們彷彿受到來自LED面板的召喚,狂躁地圍奔向它,圍繞於其四周以形塑出一個圓,猶如祭典前的寫照,準備恭迎神明的到來、祈求好運的降臨。再者,此刻的背景音樂轉變為富有節奏性的擊樂聲,鏗鏘有力的聲響彷彿在為即將展開的祭儀而歡呼,亦為整體畫面增添惴惴不安的氣息。觀看此一景象,筆者不禁反思,現代人認為古人因缺乏科學相關知識,將許多事物的起程與落幕皆訴諸於大自然或神明;然而,身處二十一世紀、視科技為圭臬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人們盲目地相信網路上所取得的任何資訊,甚至認為其提供的訊息不容質疑,這般行為與柏拉圖洞穴寓言中的囚徒們有何差異?猶記得舞作中段,面板是由一條細長的白線,將其懸空地吊掛於舞台中央。當LED面板呈現毛月亮的意象,中央化作一面明鏡時,舞者們霎時間暫停所有的動作,參差不齊地駐足於鏡子前方,凝視鏡中的自己並緩步地遊走於左右舞台。身處觀眾席的筆者,於此一時刻僅感受到被窺視的壓迫感──即被鏡中的舞者雙眸所注視著,如同網路世界,我們總是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冷漠地、嚴苛地評論他人、看待他人,孰不知自己亦是甕中之鱉、釜中之魚的一員。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使筆者赫然意識到,當下的我們只見湍急的流水,卻不聞其聲,是否恰恰呼應著那些被我們所遺落的感知?或許,舞作《毛月亮》僅是將科技應用於舞蹈的一種嘗試,亦或是對當前社會的一種反思。在觀演後,筆者並非受震撼於華麗的媒體技術,反之,深深著迷於舞者們肢體語彙的呈現,感動於其能量的釋放;同時,筆者亦認為此一感受正是源自潛藏於科技與肉身的罅隙,正因有它的存在,我們才得以有所察覺,進而擺脫盲目的服從與追隨,並腳踏實地感知自身所處的社會。

《毛月亮》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24/03/08 19:45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群體的概念使肢體嫁接在彼此的肢體之上,在這裡鄭宗龍並沒有明確地刻畫動機,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現象來回應無無明盡的意識觀想。這樣難以捕捉、不可視的質感,以筆者個人的直觀感受來說,同時結合編舞者自身人格與背景來進行梳理,《毛》有大部分的創作核心依舊是向其兒時的童年回憶「童乩」靠攏。然而無定向的身體路徑、見山是山的現象敘說,在許多舞者空靈甚至理性的面部表情底下,似乎蘊生不出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艋舺喧囂,對應到的是來自Sigur Rós其精靈般的夢境殘響,以及直入火山流質與冰冷空氣的地理風貌:自然現象,這恐怕是理解《毛》更好的方式,同時也是編舞者如冰晶般構築舞蹈肢體的其中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3月
12
2024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究竟臺灣人的身體性是什麼?臺灣人的身體就是陣頭或八家將的身體嗎?……在此,我的疑問比答案多。尋找答案,不是單一編舞家、單一舞團、單一研究者的責任;尋找答案的過程,當然也不會是直接而短暫的。(陳祈知)
5月
07
2019
《毛月亮》演出前被論述者框入「人類世」的理論視野中,若要以此脈絡詮釋,反而是提醒了我們,反省人類中心主義的警鐘並非要將人類從視野中移除,而是要喚醒身體最根本的覺知,重新找回與其他物種共感的能力。「知識與言說」才不至陷入和「身體與實踐」永遠形同陌路的當代困境。(陳雅萍)
5月
01
2019
影像和舞者,如此失衡、紛亂,令人失去觀看的焦點。不過畫面提醒我們,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輕易地就可以上線連結全世界……我們早已迷航,成為彼此較勁、爭奪資源,科技世界裡的數位難民,在一起卻顯得孤單空虛。(楊智翔)
4月
29
2019
舞作中的這些元素呼應了我們生活在都市裡面的種種對照,鄭宗龍稱《毛月亮》是一個「未來的部落」,筆者認為就好像在看一部世界毀滅後重生的電影一般,不只有享盡視覺與聽覺的美好,也看見這個世代的寫照。值得讓人反思。(許芷榕)
4月
29
2019
畢竟,身體與舞團長期難分難捨的情結,似乎是台灣舞蹈創作者的魔咒,彷彿沒有身體就不成創作,更別談舞團,於是身體風格往往就框住了想像,框住了創作。(樊香君)
4月
29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