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成長的詩意攻防《愛狗日記》
8月
15
2016
愛狗日記(台北兒童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78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愛狗日記》是荷蘭克瓦塔劇團(Kwatta Jeugdtheater)改編自莎朗‧克利區 (Sharon Creech)青少年文學得獎之作,一齣關於生命、死亡、與詩的動人小品。若說劇場是本於想像的時空,由創作者的想像、觀眾的想像,抑或是創作者對於觀眾的想像,共同交織而成,那麼兒童劇(或說青少年文學)又有著什麼樣的想像?作為成人的創作者或觀眾,該如何去想像兒童與生命、死亡、詩之間的關係呢?

我們似乎總是會想像,詩是抽象難懂而不可捉摸的(在台灣教育中,甚至是背誦大於感受的),而死亡則是嚴肅恐懼令人心生畏怯的。但是,對於和成人有著不同視野的兒童來說(當然我們每個成人心中,也都有著這麼一個孩童視野),有些事卻是確實又平常的,例如與動物相伴的童年,例如應付老師指令的課堂。於是,「反抗」成了《愛狗日記》第一個彼此理解的橋樑。不以大人的眼光在故事裡裝小,也不拿人生經驗向稚嫩者說教,反而真誠地表達出光譜兩端的不一樣,以課堂上學生傑克(史蒂芬‧史塔法斯 Steven Stavast Jack飾)和老師(阿涅絲‧伯格梅傑 Agnes Bergmeijer飾)的互動,點出了各種抗拒:對於學校功課的抗拒、對於「寫詩很娘」的抗拒、對於重新面對內心傷痛往事的抗拒、對於向別人揭露自我的抗拒。

隨著傑克與老師日復一日在課堂上的你來我往,各種關於「詩」的面貌,一一粉墨登場。很難去推測在不同教育背景中長大的台灣觀眾與荷蘭觀眾,面對這樣的「文學課」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反應,但劇中藉由老師一角所滲透之詩意,卻是含蓄而深遠。台上日曆快速地翻動著,老師也隨之拋出各式詩作類別,絲毫不拖泥帶水。從靜景、敘事到抒情,涵蓋多位英美詩人經典之作,如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紅色小推車(The Red Wheelbarrow)》、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老虎(The Tyger)》、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雪晚林邊歇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by Robert Frost)》、阿諾.艾德夫(Arnold Adoff)《街樂(Street Music)》、華特.狄恩.邁爾斯(Walter Dean Myers)《愛的男孩(Love That Boy)》,更扣緊了詩句中從文字之美延伸的視覺與聽覺感受:如男孩硬著頭皮交給老師一篇又一篇的練習詩,文字看似拙劣,像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敷衍交差,但從兩人口中唸出,卻又有著和原作般同樣動人的聲韻與節奏;又或者是劇中以蘋果為題的圖像詩(Concrete Poem),生動響亮的聽覺效果與投影文字組成的視覺畫面互相唱和。一本「詩」的教課書,就這樣在舞台課堂上活了過來。

然而,以文字為載具的詩,儘管訴諸於直觀感受與隱喻想像,有時卻也需要被轉譯。而《愛狗日記》其作為兒童劇場的特定觀眾群,讓「轉譯」成了語言文字與年齡差異的雙重關卡。詩句翻譯本就不易,每一首詩都是從其語言體系中提煉的瑰寶,成分素材不同,要在另一個語言體系中,找到全然對應的方式,自是難以強求,只能在兩難中決定取捨依據。為了因應許多不識字的觀眾們,《愛狗日記》大幅減弱了詩句中「文字」之地位,只在黑板與投影幕上提點了幾個關鍵字,且轉而著重於詩句朗誦的聲音質感。這在劇中中文說書人(竺定誼飾)的安排上更為顯著。既然翻譯字幕不可行,索性讓說書人在舞台一旁同步翻譯,偶爾再以大字報搭配投影輔助,重現詩句的文字美感。說書與場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偶爾也穿梭在故事中,模糊了「翻譯」這件事所創造出的語言邊界,反而讓兩個語言在詩意間彼此流動。當詩句越來越長時,說書人甚至放棄了逐字翻譯,直接讓兩種語言重疊;又或者是字句不斷重複的圖像詩,只在原文詩句的韻律中補上幾個關鍵字提示。雖然譯文中難免還是出現些許生硬的翻譯腔,為了遵照原文詩句排序而犧牲的中文語感,卻也如實(且不喧賓奪主)地烘托了原文語言的音樂性。

「語言」的詩意聲響與視覺想像,在《愛狗日記》巧妙設計的舞台場景與戲劇手法中,自然也被轉化為「劇場」的詩意聲響與視覺想像。西恩.范.盧文 (Siem van Leeuwen,主要負責操偶與投影)與漢斯.堤森 (Hans Thissen,主要負責音樂演奏)兩位表演者,佔據了舞台上與課堂教室相對的另一隅,成為操弄劇場魔法的魔術師。藉著一台鋼琴、效果器,加上簡單的器具,就創造出各種音樂與聲音效果,時而陪襯氣氛,時而塑造敘事背景,更為詩句韻律帶來另一層呼應。而透過攝影鏡頭拍攝的小物件與模型,則成了投影幕上的擬真場景,像是跟著文字在空間中流動的運鏡般,以充滿童趣的想像,建立出一個又一個屬於詩的畫面。

不過,在形式與主題之外,《愛狗日記》最觸動人心的,是劇中如詩意隱喻般不落痕跡的鋪陳醞釀。敘事過程中所有的不經意,都成了留待觀眾一一拾起拼湊的蛛絲馬跡。在老師的循循善誘與學生的敷衍交差之間,根本不是教科書般的新詩百科集錦,而是一場更為細膩的心理攻防。男孩的詩,迂迴著試圖釐清心中一團糾結,有時驕傲著自己也能寫詩,有時害羞閉俗地壓抑著。至於老師,則是一派淡定,丟出更多詩句與之回應。故事的高潮,是學生傑克讀了《愛的男孩(Love That Boy)》一詩後深受感動,終於鼓起勇氣邀請作者華特.狄恩.邁爾斯來校參訪。而他偷偷寫下的仿作《愛的狗(Love That Dog)》,巧妙地讓觀眾把先前那幾首看似拙劣的仿作練習詩串在一起,拼湊出愛犬車禍死亡的故事全貌:紅磚牆內的動物收容所、充滿期待眼神的小黃狗、無數隻等不到主人只好被撲殺的流浪狗、在玩耍時危機四伏的社區街道,最後急駛的藍色汽車像是彗星掃過天空(「天空」正是傑克愛犬的名字)。男孩先前對於作業、對於寫詩的迂迴抗拒,實際上正是其內在面對死亡的偽裝。童年初識的生命課題,在劇中免於大人們自以為是的點破,卻隨著時間流動,在輕盈的詩意醞釀中得到釋放。

如果說成長是不斷的奮鬥攻防,《愛狗日記》則把戰場從具象日常的課堂,延伸自男孩傑克內在自我的你來我往。當我們放下對於權威說教的防備心,沉浸在以詩句為兵器的短兵相交,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不願面對的內心深處,正是詩之戰場。

《愛狗日記》

演出|克瓦塔劇團 (Kwatta Jeugdtheater)
時間|2016/07/23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