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軒(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從民俗文化取材,一直是台灣當代舞蹈的創作路數之一,編舞家林宜瑾則身在其列。自2015年源自「幹」的「ㄢˋ身體」計畫開始,林宜瑾從民間喪葬儀式牽亡歌發展出了《彩虹的盡頭》、《渺生》等作,再進而從北管音樂長出了《吃土》。在《吃土》的創作論述裡,林宜瑾欲尋求的是「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來自民間生活」的身體,【1】並希望在其中「回歸土地的溫度跟氣味」與「感受生命真實的姿態與本質」,【2】此次的創作路徑則以植物的生長樣態為靈感,讓舞者從性格相近的植物發展動作,以拓展對於身體的想像,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3】
先不論林宜瑾近年來是如何理解「土地」、「自然」、「生活」的內涵,以及如何在系列創作中建構其對「台灣」或「民間」的觀點,單純就《吃土》所呈現出的結果來看,其在身體技術上反應出了林宜瑾在動作發展上的兩個致命性弱點,而此兩個致命性的弱點,也正恰恰好回應了林宜瑾創作論述中的含糊之處。
首先,是對身體核心部位的執著:《吃土》出現了大量了低蹲、重踏地、骨盆搖擺、背撐地、軀幹畫圓,或是雙人至多人以骨盤作為重量移轉、相互支撐的動作,這些動作皆很需要舞者的腹肌、屁股、大腿與背肌的力量。然而,殘酷的是,《吃土》舞者們的身體並不具備足夠強勁的核心力量,足以支撐六十分鐘的舞作,此弱點在舞作前半段便已顯露無疑,讓身體精力的流動顯得索然無味,到了舞作後半段,力量耗盡的舞者更開始使用腰或手臂代償地發動動作,在以背撐地的動作尤為明顯,身體的重量早已整個垮落,徒留奮力向外延伸的手腳,而無力支撐編舞上對於「尋根」、「往土地裡長」的身體想望。【4】
吃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林育全)
舞者本身的身體能力固然是一大問題,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台灣民俗文化中的身體,在手部、腳法等表現是相當細膩且豐富的,並非所有動作都是從身體核心出發,但《吃土》卻一味獨尊身體核心,並因此讓舞者的弱點不斷重複發生,這顯露出編舞概念中對於身體核心的偏重與執著,卻又缺乏對核心肌群的分析與工作,而讓動作與舞者皆陷入了困境。
其二,是身體細節關聯性的缺乏:除了執著於動作需從核心出發,也可看出林宜瑾希望動作的動力皆是從尾椎或骨盆底肌發動,再沿著脊椎至末梢產生精力流動,以擬仿植物由根至莖葉的生長意象。姑且不論植物生長的方式是否就等同於「從核心至末梢」的結構(事實上這也非植物的生長通則),光從舞者呈現出的結果來看,動力傳導的過程是很含糊的,過程中每一塊肌肉的關聯性是粗糙的,總是以大塊面積式的傳導,而不見肌肉到肌肉、皮膚到皮膚、甚至細胞到細胞的細緻過程,於是,所謂從核心發動的身體,實際上缺乏了細節的支撐與滋潤,這也讓《吃土》在編舞上產生了根本性的限制。
缺乏細部關聯性的身體,讓《吃土》的獨舞、雙人與群舞,都只能不斷回到同樣的發力方式與動力傳導路徑,而根基在此動作原則所發展出的舞作結構,到了後半段也就如預期般落入乾枯的重複,舞者們只能固守著早已虛脫的根,岔不出其他可能的生長路徑。微弱的關聯性不僅反應身體上,也反應在身體與音樂的關係:舞者的節奏感仍多是數拍而來,而非來自對於音樂內在韻律與鑼鼓點高潮的敏銳度,導致身體與音樂的關係薄弱且扁平,到最後舞者的所作所為逐漸被音樂取代,成為視覺上令人疲乏的流動佈景。
這兩個致命的弱點,讓《吃土》中所謂「來自土地的身體」,停留在常見的對「土地」的直觀想像:重步踏地、吶喊、骨盤等等,以及將此類動作連結為「生命起源」、「本能」、「自然」等陳腔濫調的隱喻。此兩點的限制,也讓《吃土》的身體,仍圍繞在以人(身體核心)為本體,所產生的對於自然/植物/土的浪漫想像,而無能更進一步地討論由植物或土壤本身所啟發的編舞原則提案與想像(例如植物的生長原理、土壤與植物之間的訊息傳遞等等);換言之,無論是「土」或「植物」,在《吃土》中僅作為編舞家某種個人化的隱喻,並以此投射到對「自然」、「生命」、「生活」的抽象感觸,不僅不見編舞家對這些概念有更進一步的細緻辯證,且當「土地的身體」沒有身體本身的支持,舞作便顯得空有論述,且有將個人價值無限上綱之感。
對於身體與編舞上的乏善可陳,《吃土》中樂手的表現則令人相當驚豔,四位樂手的技藝與音樂性無可挑剔,將北管音樂發揮的淋漓盡致,十分精彩,尤其負責打擊的鐘繼儀一段快手擊鼓,以及李慈湄在電子聲響(尤其是迴音)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不禁期待整體音樂設計更具實驗性,例如在樂器編制上更為挑釁,激盪出更意想不到的音景。
註釋
1、李欣恬,〈北管帶路 林宜瑾吃土找編舞靈感〉,中國時報,2020年4月28日,https://reurl.cc/exRYyj。
2、《吃土》兩廳院售票頁面,https://reurl.cc/Kk7gln。
3、張慧慧,〈蘭與姑婆芋 「野」出框架的自然 林宜瑾 ╳ 林素蓮〉,《PAR表演藝術》 331 期 ,2020年07月號。
4、如註三。
《吃土》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20/07/1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