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糾結《去排灣》
12月
23
2020
《去排灣》台北場(蒂摩爾古薪舞集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3次瀏覽

張懿文(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編舞家林文中受邀長居屏東三地門(地磨兒部落)駐團生活、排演與創作,以客觀與遙視之眼,進行長達一年多的駐團編舞計畫,為舞團量身訂做《去排灣》舞作。這個嘗試始於兩人父母穿越四十年的情誼──林文中的母親蔡麗華(台北民族舞團團長)與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路之,和巴魯.瑪迪霖的父親廖英傑(地磨兒部落文化藝術團團長)曾一同攜手合作,受外交部及文建會的委派,籌組原住民舞蹈表演團到歐美演出,而這個歷史的機緣,也促成今日林文中與蒂摩爾古薪舞團合作的契機。

在國家實驗劇場的演出,以不同於傳統的方式開場,觀眾入場先被邀請戴上排灣族圖案的口罩套,而演出一開始,藝術總監巴魯的聲音響起,告知觀眾:「讓巴魯我提醒您,演出中『可以』拍照,請勿錄影錄音,不然我就報警,全程配戴口罩,您也比較漂亮。」詼諧笑鬧,與可以拍照打卡的劇場演出,預示了這支作品幽默的調性。

舞者從吟唱入場,發聲時的呼吸律動影響了身體移動的軌跡,表演者們的聲音就是音樂。由聲線發展出表演者們獨立及群體的身體發展,這些聲音包含蟲鳴叫聲(如「呼~唔~嗚~」的聲音錯雜期間)和古謠吟唱,舞者的身體隨著這些呼吸的氣息而舞動,以類似接觸即興的方式邀請觀眾一起互動,從單點的觸摸開始,接著進到頭、腳、軀幹的撫觸擁抱、借用彼此重力加載的交纏,和全身性的肢體碰觸——他們蹲爬上下、抬起自己的身體軀幹、在韻律中搖擺、牽手移動、手臂抬舉,而觀眾被指示用手握著舞者脖子處,以此聆聽舞者吟唱時聲波律動的方式⋯⋯在古謠吟唱與周圍的環境互動中,他們彷彿透過如接觸即興般雙人舞的互動,重新認識彼此,也重新認識世界。

在動物的聲響環繞中,舞者指使觀眾一個接著一個步下舞台,而一名觀眾在女舞者蒙慈恩的指導下背起她,一步一步從側舞台環繞著四方形的舞池,走向舞池的另一邊。蒙慈恩在觀眾的背上吟唱,其餘舞者躺在地板上,她踩踏趴在地上的舞者,然後也跟著躺在地上。起身時,她用手牽著另一位舞者的手,將其拉起,然後以連動的方式,牽起每位舞者的站立,在牽拉之中,他們從趴倒在地上,在地板上翻滾,到一個接著一個牽引的拉力,四位舞者靈活翻滾,位移、拉扯、跑跳,帶出一氣呵成的張力,一致而流竄的精力牽引著每一步的呼吸,還有其中突然位移或持續的狀態,這種與吟唱聲搭配的突發俐落的(Sudden)動態,與綿延持續(Sustained)費時展延的的兩極質感,並存著,且同時出現。因為觀眾與表演者身體距離的接近,觀眾和表演者也可以輕易地產生類似移情的反應。透過浸潤在四周的吟唱歌聲中,讓人對時間產生新的感受,在此類似接觸即興的撫觸與肢體的互動過程中,親密性與身體的感知,是在彼此雙手交織的纏繞而蜿蜒綿長,也讓人想到接觸即興身體分享彼此是平等自由對象的可能,如舞蹈學者Cynthia Novack在其討論接觸即興之著名著作Sharing the Dance中所描述【1】,接觸即興的身體互動,提供了參與者進入一種人與人平等互動、溝通和認識的民主方式。

《去排灣》台北場(蒂摩爾古薪舞集提供)

再下一個段落,以舞者拍打地板、敲擊牆壁,或用雙腳互相拍打,敲擊出節奏的聲音起始,坐在觀眾席的藝術總監路之也跟著為之鼓譟,邀請觀眾一起「騷動」打拍,此時舞台的燈光轉為昏暗紅色調的舞廳光線,舞者們在牆壁和地板的快速敲擊,瞬間將舞台轉化爲熱鬧的競技battle場合。他們一個一個互相炫技: 用膝蓋在地板上旋轉快速移動,宛如東歐的競技民族舞蹈;又或是中國舞中快速的連續轉圈位移;以快速搖晃臀部的性感舞動,帶來熱情奔放的嬉鬧特質;再下一秒,舞者們開始歌唱「齁嗨呀~歐伊嘿呀~齁嗨呀」的歌唱,邀請觀眾拍手一起大唱納魯灣的歌曲,在觀眾舉手搖擺和做出波浪舞的熱鬧氛圍中,達到彷若演唱會的氣氛。

「我是巴魯的表弟芭蕾。」巴魯穿著華麗的長袍出場,開口對觀眾問道:「你覺得我們剛剛在唱什麼呢?」、「你覺得他們剛剛唱的跳的是傳統的嗎?」,有些觀眾遲疑地回答著:「有些音樂是,但腳步全部不是」、「全部都是傳統的」⋯⋯問題在觀眾腦中持續發酵,大夥兒持續思考,也充滿疑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跟回應現場發生的一切,而巴魯邀請觀眾站上舞台,來看看真正的「排灣族傳統樂舞」,並鼓勵大家錄下這個「真正的片段」,說要「送給你們的影片,請放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大家盡量打卡、放到臉書上、標籤朋友(tag friends)」、教導大家「只能拍攝舞者的正前方,整個身體腳步都要拍進去」⋯⋯。

於是舞者整齊地站在舞池中,以原住民的交叉拉手的舞姿 (中間一人雙手在上,另外兩人交叉摺疊的手在下)邊唱邊跳,他們左前踏併步、右前踏併步、左後踏併步、右後踏併步,繞著舞台走一圈的四步舞,從排灣族傳統歌舞吟唱的聲音起始,舞者的身體藉由吟唱的發聲動作而擺動,重心朝下,像從土地上安穩地踩下,從與地板的反彈之間,運用重心的移動,讓腳踏地與抬起的動作自然產生一股穩重協調且一致的韻律。此時觀眾分成兩半,一半觀眾正在舞台上側錄現場的傳統四步舞演出,另一半觀眾則繼續坐在原本的座位上,觀賞台上「舞者的四步舞演出加上一群觀眾在舞台上錄影」的樣貌,這個「看」與「被看」關係的錯置,一時之間也讓人忍俊不住———既讓人思考原住民樂舞傳統上被觀看的觀光軌跡路徑、觀看的權力關係,另一方面,這個將要被「線上打卡分享」的傳統舞蹈影片,似乎也提出了當代科技文化、數位行銷對原住民舞蹈教育的重新詮釋和可能貢獻。

吟唱結束時,舞台燈暗,台上的觀眾回到座位,而舞者蹲坐在地上,此時編舞家林文中拿著照相的錄影燈,以聚焦的光線照映著四位舞者,在漆黑的環境中,他的角色彷彿像是人類學者或考古學家,正在博物館或考古現場,以些微的燈光檢視著眼前新出土的文物,呈現精神專注仔細而神聖的氛圍,而這個段落也成為本舞中最精彩的舞蹈片段:四位舞者跪坐在地上,手勢依舊呈現四步舞的牽手狀,他們上半身隨著音樂依序彎身下折再抬起,呈現出優美的波浪舞姿,再一個接著一個翻身躺在地上,四人一致將腳往左側抬起,在天空上左右晃動,直到往右側移動,在傳統古謠的吟唱聲中,他們以穩定性的動作交叉呈現,適時地使肢體舒緩平衡,製造了動靜之間的韻律美感。在或跪或坐、前傾或後倒之間,四人始終緊握著彼此交叉折疊卻緊緊相握的雙手,在纏綿不斷地纏繞之中,最後回到舞作一開始,也是貫穿本舞的四人交錯纏綿,而原本傳統四步舞的邁步,原以手拉手而可能受到前行的阻礙,卻在編舞家巧妙的安排下,讓手拉手成為貫串綿密精力的轉移接觸點。

這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唯美段落,從吟唱出發的共同節奏,運用重複的律動,將根植於部落如像百步蛇般地扭動的手、織紋交錯的牽手、陶壺般雙手化圓從身體均勻連動等動勢,與排灣族傳統舞步和圖騰象徵相呼應,更暗示了排灣族當代舞蹈的身體美學。而編舞者林文中手持燈光觀看舞蹈動作細節的模樣,似乎也與林文中過去著名的「小」系列作品,與「微型劇場」的想法有著呼應之處──將「舞蹈」的語彙減捨至最低,還原回「身體本質」的探索(在此或許還有排灣族文化符碼本質的指涉)。強調「小、專注與純淨」的舞台視覺效果,讓觀眾看到身體、呼吸與律動的串連,藉由沉穩猶如氣息般的身體韻律,達到劇場極簡美學的狀態──透過把「點」在空間中的聚散,進一步肢體化、舞蹈化、符號化。

《去排灣》台北場(蒂摩爾古薪舞集提供)

接著,四位觀眾被帶入舞台,擔任為類似排灣族圖像的佈景角色,他們成為物件,分別代表了拿著勇士刀、射箭、百合花少女等圖像,而這些圖像經常出現在排灣族服飾以及雕刻上的四組圖像,彷若儀式場景的再現,而之前在舞台上拍攝「傳統四步舞」的觀眾,則再次被邀請上台──他們圍成圓圈,巴魯請他們把手機朝向外插在彼此交叉牽手之處,並且同時播放之前手機拍攝的「傳統四步舞」錄影,大家手勾著手開始跳著 「zemiyan 」(圍舞:圍一個圓圈共舞四步舞),彷彿進入刻板印象中原住民文化園區表演現場結束前總要來一遍的「觀眾學舞段落」,從排灣族傳統四步舞「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出發 ,再根據不同的歌曲改變步伐、抬腿或小跑步,開始了「我們都是一家人」、「相思病」、「妹妹的喜帖」、「打保~~~齡球」等山地卡拉OK般地歌舞傳唱,而大夥兒也在「你的家鄉在那魯灣,從前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的熱鬧氛圍中,一起踏步開始跳躍。在燈光逐漸轉暗之前,觀眾在黑暗中看到手機播放著影片的光線閃亮,留下視覺暫留的餘韻,這是手機中播放的「傳統四步舞」與舞台上觀眾正在現場跳的「 觀光化原住民舞蹈」的演繹,留待讓觀眾自行反思批判。

《去排灣》是個勇敢而實驗性的呈現,舞作不停變化地片段留下了不同層次的議題探討,編舞家林文中以漢人的身份,從家學淵源中認識的「原住民舞蹈」脈絡重新出發。在此作中,運用「去」概念,有兩個指涉:「去」既是含有「走向、朝向」的意思,在此同時,也有著「減少、去除」的意義,用來反抗過去民族舞蹈的政治再現──包括娛樂性、風情化、異國情調與刻板印象的表現形式,以此「去」排灣的雙關語,處理了台灣政治脈絡下,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民族舞蹈與山地舞蹈的改良運動、六零年代原住民觀光與外交樂舞的歷史,省思了以漢人為中心對原住民舞蹈刻板印象的歷史糾結。在2020年,林文中提出當代面對原住民舞蹈展演的新論述觀點,可謂一個宏大縱深的嘗試,值得另行撰寫學術專文仔細分析研究。

註釋

1、Novack, Cynthia Jean. 1990. Sharing the Dance: Contact Improvis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去排灣》

演出|林文中、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20/12/06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筆者並未觀賞《去排灣》,但讀了多篇《去排灣》評論文章以及陳盈帆再次評論文,不知怎地,腦海總浮現臺灣舉辦「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傳統樂舞蹈比賽項目之畫面。⋯⋯由他族觀視或參與創作,勢必產生不同解讀與運用,正如評論人未必了解「四步舞」內涵,觀視如同旁觀,甚至某種窺視,於短促的展演時間內。(莊國鑫)
6月
29
2021
過往,我發表的評論從未觸及原民文化,實在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僅能旁觀「成為原住民」漫長宏偉的旅程,僅能做到不要擋路並給予祝福。然而,當漢族林文中深入蒂摩爾古薪舞集駐團創作,這樣的藝術介入,間接給予非排灣族的我能夠估算自我與他者的量尺,以及能借身林文中時時回看自己的位置。於是,並未能入場觀賞舞作的我,將以閱讀檔案的方法並參照演出紀錄影像,來reread再評論《去排灣》及其評論文章。(陳盈帆)
6月
25
2021
然而,現代舞還是傳統樂舞,排灣或非排灣,如此疑惑或許一直常存於觀眾觀賞過程。正是這個「張力」,讓文化碰觸的真實難度在觀眾眼前展開,也讓舞作自我充盈。歷經多重殖民的原民文化,很難標榜純淨與原真,觀者欲辨識的「他者」,對原民而言早已疊合多重鏡像。《去排灣》展演於部落內外,對比傳統樂舞,《去排灣》不僅打開劇場空間、打開觀眾,更是打開身體。(紀慧玲)
12月
16
2020
《去排灣》非僅為一齣可看、可跳、可拍、可參與的作品,更是藉由欣賞舞蹈劇場的行為過程來回應觀演關係與當代原住民族創作的身體空間。如何排灣又當代、承載並打開的問題,探問的對象很顯然不應該只是創作者與表演者,更應該先指向觀眾:是什麼因素形塑、影響了觀看的取向?是如何理解原住民族藝術的當代性?這些既定,與觀光的經驗累積有何關聯?(楊智翔)
12月
16
2020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