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隱形能量球共存的獨舞《555》
1月
25
2019
555(風之舞形舞團提供/攝影劉振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9次瀏覽
陳祈知(專案評論人)

表演藝術史上由單人演出的獨舞和獨角戲有例可循,諸如:富勒( Loïe Fuller, 1862 -1928)運用隱匿的長竿撐起宛如蝶翼的服裝,藉由霓彩幻化的燈光和快速揮舞的動作製造炫目效果、鄧肯(Isadora Duncan,1877-1927)赤足散髮舞詠自然、聖丹妮絲(Ruth St. Denis, 1879-1968)想像東方風情,將自己扮成觀音菩薩演出《白玉》、羅曼菲在舞台上不斷旋轉的《輓歌》、吳興國一人分飾多角獨當一面表演《李爾在此》和《蛻變》、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 1957- )以獨角戲《887》提醒觀眾莫忘歷史記憶,以及音樂家的獨奏會……等等。舞蹈家吳義芳自四十歲起,每五年舉辦一場獨舞展,至五十五歲推出舞作《555》,已是他2002年與製作人妻子米君儒創立風之舞形舞團以來,第四度舉辦獨舞展;十五年來,這四支獨舞,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交織成一部個人身體史。對吳義芳而言,獨舞並不意味著孤獨,形單影隻更能凸顯自我的存在,更能探索自己和環境的關係。

獨舞者吳義芳自觀眾席後方進場,他穿著日常服裝——經常出現在他身上的那件花襯衫、牛仔褲、球鞋,揹著後背包,邊走邊和觀眾寒暄,甚至在觀眾席坐下和觀眾閒聊。接著走到左上舞台,他簡單問候大家:「我是吳義芳,我現在五十五歲,還在跳舞。因為跳舞,所以我存在。」說完,他便卸下背包,脫下身上的衣物,全身只剩下膚色短褲戲服;很難相信這副纖瘦結實且線條修長的軀體,是五十五歲的身體。此時,原先攤平覆蓋整個舞台面的白布冉冉升起,移至舞台近牆處,與舞台面呈近乎垂直狀。吳義芳沿著斜對角走到右下舞台,穿起置放在該處的白袍,這件白袍的不對稱剪裁,使其頗有後現代的風格,而白袍幾乎罩住吳義芳全身,留頭、手、足裸露在外,使他看似某種外太空生物,也像是被蠶繭或蝶蛹縛綁住身體。他從白袍裡伸出手到處探索,動作僵硬如機械,偶爾也把手往上伸,作勢摘取樹上的水果。隨後,他把頭埋進白袍裡,脫掉白袍,打了個噴嚏,再一腳把白袍踢開,筆者認為這象徵蟬蛻,即使歷經五十五年,身體與心靈依然重獲新生。

舞作分為「生命樹果園」、「捍衛信仰的騎士」、「馬戲團雌雄同體舞者」、「身體是我們想像出來的」、「無量劫未來女祭司」五段,在其中幾個段落之間,吳義芳出場再進場,於舞台上更換服裝,一邊和觀眾說話,談話內容主要環扣在五十五歲,以及能量球;他也提及跳舞對他的意義,談到他如何突破體能限制,並且詢問觀眾怎麼對待自己的身體。「靈魂」是五段舞共同的追索,從缺少靈魂的肉身開始往前行,然後有了「神是否存在」的扣問,再來出現叫賣自己靈魂的馬戲團舞者,接著認定身體只是靈魂暫時的居所,直到最後成為穿越動物、人、神界,守護古老智慧與人類未來預言的女祭司。【1】在「馬戲團雌雄同體舞者」一段中,吳義芳穿上過去舞作的服裝,將一顆圓球置放在左胸前的口袋裡,燈光黯淡時,這顆球就在整個劇場裡獨自綻放光芒。懸在舞台上方那塊白布,透過懸吊系統的支持與操作,變換過幾次造型,大多與舞台面平行,狀似建築物屋頂,也在不同色澤的燈光襯托下,顯現其生命力,彷彿這塊布幡也是參與演出的舞者。

從風之舞形舞團創團以來,可以看見舞藝高超的優秀舞者吳義芳試圖解放技巧、超越技巧的努力。2003年演出創團作《吳義芳獨舞》時,吳義芳在舞台上飛旋炫技,不著重提出有創見的想法和身體觀;但是,隨著時間推進,他除了持續琢磨表演技巧,也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身體訓練,包括印尼峇里島傳統舞。儘管在舞作《555》中,亦出現特定舞種或中國武術的程式語言,吳義芳仍可以更大膽地解放技巧,更大幅度地放棄既定的舞蹈訓練,為身體尋找更多可能性,對於這個部分的嘗試,吳義芳仍有很大的實驗空間。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結合現代舞技巧、中國武術與太極導引,創造令全球舞壇為之讚嘆的雲門技巧(Cloud Gate Technique),更加確立林懷民國際編舞大師的地位。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經由多年沈思與實踐,發展出原創性非常高的身體技巧,她要舞者在心理層面練習靜、定、鬆、沉、緩,藉由放鬆身體達到淨化心靈,形成獨到的「空緩美學」;在身體層面,則必須掌握幾個身體的軸心,包括:中心點、中心元、中心軸。「中心點」就是尾閭,亦即身體的最尾端,是人體藉以掌控平衡感的位置。「中心元」就是丹田,此處是能量的中心地帶,一方面是儲存能量,另一方面是接收能量的平衡點。「中心軸」就是脊椎,是碰觸情感的空間,必須有強大的電力引發自中心軸,如同樹木長出枝枒,慢慢延伸出去,才能夠碰觸到內在的情感。【2】

吳義芳則是以超過十年的時間,獨創「吳義芳十二能量球身體理論」,奠基於能量醫學和中國武術,輔以西方舞蹈動作原理,形成一套養生和活絡筋骨的運動體系與身體哲學,此理論頗為高深複雜。在這次《555》演出中,十二顆能量球是存而不見的,透過意念的想像,十二顆能量球存在於身體十二個不同的部位,隨著呼吸、氣與能量運行於身體血脈之中。這套身體理論使人驚喜,希冀日後得以更深刻理解「吳義芳十二能量球身體理論」,將其運用於日常身體訓練之中,其推廣與普及化亦是筆者所樂見。

註釋

1、請見《555》演出節目單。

2、語出2006年11月30日,陳祈知拜訪林麗珍訪談逐字稿。

《555》

演出|風之舞形舞團
時間|2018年12月28日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