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內在空間的歸屬感《家》
4月
02
2019
家(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林怡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4次瀏覽
許芷榕(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所碩士生)

2019/03/29 19:30

第一眼看到用「家」這個字當主題時,我心理所聯想到的是「溫暖」,但在欣賞《家》的過程,我感覺從孤獨、激盪、自由,到最後是平靜,讓我重新思考克里斯汀・赫佐的《家》並不是我們字面上理解的「家」。那麼,它到底是什麼?

布幕升起,映入眼簾的是兩個極為對比的物體:結構複雜的發光燈管與黃土堆,一個是科技產物,一個是自然產物。「生命有長有短,總是必須重拾靜默,以便在風暴來臨的徵兆中看見寧靜。」【1】舞作的開場應驗了克里斯汀・赫佐的這句話,沒有任何音樂及聲音的寧靜,包括台下的觀眾也不敢吭氣,靜默的看著舞臺上的男舞者戴著面具並且規律的像機器人般不自然的移動。突然的噪音、雜訊聲、燈管的流動打破了寧靜,舞者也慢慢「流動」進來,每個舞者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個體也是必須靠群體來凸顯,就像赫佐對「家」的定義並不是蓋一棟具體的房子,而是人與人的關係怎麼去建立、去構成一個「家」。因此,要展現出這樣一個「家」的狀態,赫佐的動作編排以「觸覺」為主軸發展,有時觸碰、有時抵抗、有時拉扯、有時緊抱、有時一群人堆疊在一起……,利用獨舞與群舞的交錯拼湊以及空中燈管的閃爍變化,營造出視覺上的流動感。

舞作的中段,舞者腳上多了鞋子,衣服換了顏色,舞者走到黃土堆中不斷剷土,將土往外撒,塵土飛揚。第四面牆也隨著塵土被打破,因整個劇場充滿著「土」的味道,黃土也漸漸覆蓋了原本白色的地板,出現了一大片的土地。此時燈管的燈光也從白色慢慢轉變為土色,舞臺左上方照射著像太陽的光,舞者們戴起動物的面具,就好像所有的地表元素都回到了最原始的面貌,回到了像是幾億年前的宇宙樣貌,星辰佈滿天空、塵土佈滿大地,人類也還沒有出現的時代。舞者開始有了較多群舞的動作,也意味在生命還沒有開始時,大家都是一樣的,舞者慢慢圍成圓,面朝圓心,像是種古老的歡慶儀式,慶祝大家回到自己的「家」,然後散去,留下的是一個全身白布的「有機體」,引發觀眾更多的思考。

「家」是什麼?是宇宙?是地球?是房子?是人?是空間?每個人對於「家」的想法都有所不同,是具體形象,亦或是抽象,又或者兩者都是。赫佐說:「無論有形或無形,家都是獨一無二的內在空間。」【2】重要的是,看完作品的自我對話,即使這個創作的題名是一個容易理解及象徵的字,但赫佐在創作上給舞者空間,在呈現上也給觀眾空間,並藉由這些來自各個不同個體的回應,去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家》。

註釋

1、《家》節目單。

2、王世偉:〈家,是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克里斯汀‧赫佐的嶄新創作實驗〉,《PAR表演藝術》第315期(2019年3月),頁24。

《家》

演出|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ne Rizzo)
時間|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索貝爾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擺弄兩盞刺眼黃光直射觀眾時,我們早已全都被帶進《家》的展演現場,而這個現場指的不只是劇場,更直指促使我們主動思考的現場:我們以為的「家」的主體、內與外的界線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楊智翔)
6月
04
2019
這樣的橋段對參與互動的觀眾而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經驗,相對於座位上的觀眾則非常有距離感,瞬間像是與舞台間隔了一層很厚的透明玻璃。外頭的人就像是在觀看一場很大型的沈浸式劇場,裡頭很熱鬧卻怎樣也進不去,即使中間有小段落是讓觀眾席的大家一起協力把燈拉起來,卻令人意猶未盡。(朱殷秀)
5月
20
2019
是什麼讓一處住所成為家?索貝爾透過層層的動作鋪陳與劇情開展,回答了他的提問。家的靈魂不是建築結構而是情感溫度、氣味與色彩、情緒與回憶;是人活動其中所經驗、連結的生命歷程。(徐瑋瑩)
5月
20
2019
這是個看似簡單,卻技藝高深的作品;看似自然,卻寓意深刻,沒有一句說教,卻能直指我們賴以為生的精神真諦──是愛與關係的連結,成就著生命的延續;而其中,我們的關係與互動,深深影響著何處為家的哲學命題。(杜秀娟)
5月
16
2019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家》的結構呼吸,隱喻著某事的建造與誕生,也關於某事的消逝與死去,可能是家、關係、社會或文化。其多了一層世界觀的想像,於是身體與其他元素一樣,有他的位置。(樊香君)
4月
02
2019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