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翻譯,由抽象至表演《葉瑪》
11月
30
2018
葉瑪(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42次瀏覽
劉純良(特約評論人)

《葉瑪》,一個從一樓到三樓座位都是八百元的作品。儘管看過了《酒神的女信徒》,已略知導演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Theodoros Terzopoulos )的風格,坐在三樓,演前其實還是略略擔心會聽不清楚。或許驚訝於我竟然聽得見《葉瑪》裡演員說話的聲音,加上從三樓看舞台的空間感相當完整,演完以後,我接受了全席八百元的票價策略。

為什麼要談錢呢?是因為這個票價選擇,說明了滿多《葉瑪》的語言與身體所想表達的,肢體、聲音、舞台的象徵意義,大過於演員的個體差異。大量的肢體與聲音皆仰賴重複,在語言與象徵的音調之間來去,舞台的對角線是主要衝突的交鋒點,看不清楚表演者的表情,表情可能也不是那麼重要。這個作品給予的,與其說是內在情緒細緻的層次,不如說是能量輸出的砲火,而創作者有砲火在三樓也會接收到的信心。

砲火來自於言說的必要性,表演脈絡讓我感受到導演對言說有一套邏輯,像是手上拿著海螺的人就有發言權,或者是假定一人的話語必定為真的狀態,這是一個跟當代的情境—私人性、私人感受、私人選擇—不那麼相符的狀態。我想這種私密感受,就大多觀眾而言是重要的,但也是在這個作品當中闕如的。這個作品其中沒有秘密的盟約交換,也沒有積極追求被理解的意圖。《葉瑪》的表演調度,需要觀眾暫時擱置被說服與主動相信的渴望,而是必須要跟自己說:「此刻發生的事情,都是真的。」 才隨著語言與身體的流向而去。

針對《葉瑪》的聲音表達或腔調,其表演系統運用與驅使能量的方式,對有些人而言不自然,對有些人而言生硬,對有些人能量滿點,對有些人卻是能量闕如。我對這些相異的反應特別有興趣,同樣坐在第五排,為何一個朋友覺得有能量,另一位覺得完全沒能量呢?到底能量是什麼?怎樣我們才認為充滿能量?我覺得這是這個作品的有趣之處。也可以說,因為有一套明確的驅動方式,這套驅動所產生的身體,其樣貌縱使不均質也會是相似的,身體的長相就像是符號,如果不相信這些符號,觀眾就會無處可去。

《葉瑪》的能量動態,就作為觀眾的我而言,刺激的更多是我的大腦,而非我的情感。我也不相信情感的誘導與說服是這個作品的目的。海嘯當前時,人不需要被說服,恐懼、求生、放棄等等反應自然就會湧上。但是,沒有經歷海嘯的人,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感受到由海嘯誘發的反應。《葉瑪》對我而言就像是意圖誘使不存在的現實成真的作品,其做法並不是製造仿真的海嘯,而是尋找現實當中的特定概念,重新把概念形象化、聲音化、語言化,例如,抽象化「性」,但並不一定讓人感到性感,而是感覺到「性」的存在與可能性。換言之,這是個翻譯作品,不只是語言的翻譯,而是現實轉化真實,具象轉化抽象,又將抽象概念重新具象為表演的翻譯過程。

以「性」為例,劇中有許多象徵的調度,雖然並不新穎,例如開頭歌隊張著大腿緩慢滑行的片段,又或者歌隊的女演員爬行著向前,扭著屁股偶而發出呻吟,各自述說不同的生殖/產狀態時,前述的「必須假定一切為真」,「抽象概念翻譯成具象表演」,對我而言特別明晰。我不知道歌隊是否在這之中感到性感,或感到性,但我確實在那些象徵性的動態裡,感受到了「性」,不是性作為激發性慾的性,而是「性」從動態轉為概念的瞬間。這跟舞蹈給人的感覺很類似,但因為尚有語言,身體的象徵性跟語言之間,語言受到象徵的服務更多。因為有象徵的肢體,語言透過定型化身體的能量傳導,讓人對語言本身感到陌生、質疑,這種陌生與質疑其實創造了思考的空間,縱使它不一定讓人很享受,甚至會讓人不贊同。

對我而言那是很微妙的感受,有時定型化的肢體會製造身體反應的制約,然而有時候,概念也能造就身體性的制約,《葉瑪》的身體,我覺得更像是概念的具象化,因此引發的制約或反應,似乎也是概念性的,就像是漫畫裡少女的「絕對領域」,概念能激發完整的慾望,又或者,不激發也沒有所謂,因為概念本身就指涉了慾望的存在。

《葉瑪》的演員身體,我認為是假定語言為真以後,能量高低走向的載體。這種高低走向又有兩個去處,一個去處投向觀眾,另一個演出者投給彼此。從這個角度講,觀眾擁有的選擇其實很少,要嘛相信,要嘛不相信,沒有太多中間值或者讓觀眾漸漸進入的空間。表演非常精緻,但坦率到讓人感覺粗暴。

這個作品激發我去問「什麼是真實?」我覺得那些翻譯很難處理的問題,例如「你,過來。」這種生硬的句法,面對的還是「真實」這個問題。在聆聽的過程中,我感覺這個作品盡可能試圖剝除社會生活中禮節與階級的語法,文字追求純粹的動態,動態以外的部分留給詩化的段落去處理。故事本身,大概三分鐘就能簡化說完,重要的其實還是文字當中每一個動詞的來去,以及詩化語言的象徵性,例如身體、犁田、豐收⋯等等土地性的譬喻,如何拉開事件在現實生活中的距離。不可否認的是,生不出小孩、愛的隔閡,都是現實的,如果觀者的現實與演出不貼合,身體與語言的操作對觀者而言失卻意義時,演出本身就失效了。

落在「可辨認的結構」之外的一切,都是奇怪危險的,就好像亞斯伯格症候群,又好像妥瑞症,在不知道對方是「患者」以前,他們也是危險的。如果我開始感覺某種表演是生硬的,那就代表,我也感覺某些表演是自然的。但,什麼是自然呢?我們所感受的差異,是文化轉譯的不可能,又或者是寫實/真實之間曖昧的不自然?在觀看演出時,這些問題不停浮現。有時當身體的表演狀態陌生到了極端,劇場的意義反而浮現,就像是每一次看柳春春劇社的作品,我也能感受到某種內在的可怖,只是這一次,我感受到的是概念如何具體化,但又維持在概念之中。

在看《酒神的女信徒》時,我覺得演員相當接近於張敦智描述《葉瑪》演員的狀態:「捨棄自己身體與文化去學習、並成為異國的樣貌」【1】。看《葉瑪》時,我反而看見演員反覆消化表演能量的驅動方式時,開始長出殊異的樣貌。因為開始感覺差異,前述的「概念」具象化,對我而言才有成長的空間。但究竟《葉瑪》的表演跟《酒神的女信徒》不一樣在哪裡,或許是因為我開始感覺《葉瑪》的表演,具備了不完全可以命名的動態,而這不只是本土/異國的差異。

最後,我想短短回應張敦智所提「異國」表演系統的身體,以及對舞蹈的類比。所謂「異國」表演系統,誠實而無力地說,我不知道要其「異國性」要從什麼地方開始起算。不管是葛氏的系統,契科夫的表演系統、賈克樂寇的表演系統,都有人推廣,有些也已經在教育系統如此長的時間。此外,我不想輕易用本國/異國去連結身體的原因,是我認為自身文化/他人文化的二分,並不能定論「表演」以及「身體」與人的連結。一個人的身體會受到什麼樣的呼喚,完全沒有個準。就像瑜伽的傳播,有其商業化的過程、有其定型化的想像,但也可能因此生出更奇妙的果實。

身體的技法,有賴表演者的身體如何生長與轉化,甚至是表演者的身體對什麼感覺最有意思。或許一整套系統裡,有人最後僅獲益於其呼吸,又或者只獲益於風格,又或者有人獲益於身體表達與抽象概念的關係,又或者,什麼都沒留下來。

經營人才的長久之計可以多想,但是,表演者是活生生的,身體有其文化性,但身體不只是文化的。標準是活的,但人類的眼光與習慣,可以讓標準成為教條。特爾左布勒斯的身體技法,有絕對的機會成為教條,我們的眼光也是。就像到現在,白人的芭蕾舞者成為首席的機率還是如此之高,而標準體型之外的芭蕾舞者仍難生存。但是標準可以改變,我們也可以。作為國家場館的兩廳院,其引進系統的路徑值得檢視,是否只是曇花一現,尚需時間。就身體而言,「本土的身體/外國的身體」,這樣的指涉與分類,與身體的歷史、理解、證成,並不等同。身體有歷史,但身體的歷史不只是國族社會概念的歷史,也包含了身體自我感受與經歷的歷史,甚至是主動追求特定身體敘事或感受的歷史。看《葉瑪》,反而讓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去感受不同身體的歷史,以及不同身體在表演中可能的型態、樣貌、流動。就像「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與盲人、腦麻者合作,他也能生長出一套表演的脈絡

張敦智的提醒,並不是無的放矢,事實上,橫向移植確實存在,也存在以久。每種身體的生長都有其信仰與脈絡,去脈絡化的學習是危險的。這也就意味,分類與區別,也有其脈絡與限制。我僅僅希望能夠有更多不同的身體,能夠在陌生與歧異當中,讓我們不要那麼確定,甚至更多動搖。

註釋

1、文章引用自張敦智,〈身體現形,文化佚失《葉瑪》〉,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2018年11月18日,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2130

《葉瑪》

演出|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
時間|2018/11/04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來自國外的身體訓練,並以此乘載單一作品,對臺灣劇場創作而言,難以造成任何後續效應。樂觀來說,能力會累積在演員身上,但對整體環境而言,無法延續的技藝卻只會消失,到頭來更像一場虛耗。(張敦智)
11月
08
2018
由葉瑪主體性的缺失,與負面的母性形象,合理推測出這齣戲的悲劇來源並非無法生育以及殺夫的結局,而是「被壓迫」的事實。甚至不單只是壓迫,還有囚禁。(郝妮爾)
11月
06
2018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