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一位德籍作家湯瑪斯・梅勒(Thomas Melle)以自己為模型的仿真機器人透過「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以下稱「講演」)闡述著自己患有躁鬱症的不穩定問題及「我是怎麼克服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它翹著腳,時而轉頭環視觀眾、眨眼,並發出一些感嘆聲、咳嗽聲等,在講話時還配著些許適當的手勢⋯⋯(簡韋樵)
11月
09
2021
就今年的藝術節而言,第三日陳冠穎、李敏如與陳孝齊所合作,辯證行為藝術與行為藝術家兩者定義的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曾提及,本屆二十位左右的行為演出者與團隊成員,期間皆共同生活在同一處營地裡,不僅作息一致,連演出以外的時間遭逢困境也得共同面對、解決。奠基在這樣綿密、共患難的相處情境裡,某些預料之外的場景,於演出現場又近一步催化了前述反身性思考的路徑。(楊智翔)
11月
01
2021
現今觀眾或許已不再需要靠鬼故事享受感官刺激(這項功能早已被其他多種娛樂形式所取代),然而故事依然在每一次的述說與扮演中轉生。以跨界合製的觀點來看,無疑藉前人累積的「鬼的文創」延續混搭精神,不再以鬼怪規訓或諷喻,而得以實現不斷翻新的當代豐富敘事可能──只不過,對於民族舞身體語彙的探問,似乎也在這樣的劇烈碰撞中暫且消解。(白斐嵐)
11月
17
2020
倘若問事在展演中也被視為演出的一環,問事者提供的問事單內容是否也會根據環境與情況(參與劇場演出)產生相對應的外在變形與自我封閉呢?如果問事在劇場中的功能真的是問事,如何確保在不侵犯個人隱私情況下找到真正有意願的問事者?(羅倩)
3月
26
2019
混合演講與劇場演出的《敗者的搖滾瞬間》,以臺灣首次大型Lecture Performance(論壇劇場、講座式展演)作為號召,但在「眼」/觀察與「演」/展演之間並不夠平衡,而未達相輔相成的功效。另一方面,Lecture Performance到底該是什麼?(吳岳霖)
1月
1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