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人,孰先孰後?《家》
6月
04
2019
家(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8次瀏覽
楊智翔(國立高雄大學專任助理)

人們心底對於「家」的定義,在人口流動如此便利與快速的時代裡,越來越發散。世界人口暴增、地球並無變大的同時,傑夫.索貝爾(Geoff Sobelle)的作品《家》(Home)帶給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在固定的框架裡(舞台上的木頭結構物),探討人的聚散、進出、拆解、重複,將散落四處的定義再一次撿拾重整,體現「家」豐富的流動層次。

一切從空無一物開始。索貝爾從觀眾席走上舞台,拿起一個木製框架釘上塑膠布。黑暗中,曖昧不明的屏風隔板背後出現有關「家」的印象碎片:一張床、童年與成年的自己、中年夫妻伴侶、一扇門、伴侶與童年的自己(抑或是母親與兒子?)。種種幻象在精確設計過的光影魔術之後,出現關鍵符號角色:工人。工人來幹嘛?突兀的現身緊緊抓住觀者焦點。從實體空間而言,似乎明示家的一土一木即將被構建而出;至於,從情節的角度出發,「工人」亦是暗示著「人」在即將現形的「家」中進進出出流動的視覺動能,同時也建立起牆內牆外的關係正要成形的心理預告。兩房、兩廳與一衛浴的兩層樓高房屋,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拔地而起,透過節奏感且默契十足的工人組裝過程,啟動觀眾再一次思考:這是誰的家?和稍早出現的各個有關「家」的幻影畫面有何關聯?索貝爾並未給出答案,他在工人之間穿梭指揮,整個舞台畫面目不暇給,快速的安裝廚具設備、客廳擺設、房間寢具、書房桌櫃,整個「家」的生產過程,彷彿有一條可依循的標準作業流程(SOP)。

儘管可見的家是如此,但藏在心底的「家」卻不是這麼簡單能參透。看起來索貝爾似乎握有裝修領導權,不過就在此時,不同房間中卻出現新的角色:女子從床上出現、客廳走進另一名男子、樓梯下方的門中有男孩出來等等。其中有兩段相當精彩的調度:從冰箱裡魚貫而出的浴室男女不斷噴出,並讓這些角色在狹小的浴室空間中旋轉換位,接續著脫衣、如廁、刷牙及沐浴的動作,在浴簾不停開開關關之間。透過置入滑稽、超越日常的戲劇經驗於尋常的寫實空間中,進一步安置觀者切勿帶入過多既有框架來思考眼前所見,各個淹進房屋裡的人物彼此若有似無的關係,將「家」的定義帶往更遠的地方去。從空無一物到出現一幢大房子、從一個人的想像到眾多房客現身(或可能都是屋主?)實際經驗日常,索貝爾一層一層將畫面疊滿,也捨棄語言,卻換來更加無所拘束的觀戲經驗,給予觀者探索一道核心命題:先有房子還是先有人,可以成家?

剎那,演員走下台,拉觀眾上台,一一被安置角色,舞台上偌大的「家」正在開派對,即將慶祝某人生日。將觀眾拉進演出不稀奇,最巧妙的是我們可見的「家」中的主人變成上台的觀眾,而原本台上的角色竟成為屋主邀請的貴賓。重複響起的門鈴聲,又突如其來進來一團管樂隊現場演奏,加上貫穿全劇持續出現的白西裝浪遊琴人歌聲,不斷顯現的聲響在場性,讓劇場中的第四面牆不只被打破,更像是從未存在過。慶祝生日後,一場同性伴侶的婚禮、一場默哀亡者的追思會不尋常地接續在客廳完成,觀眾不僅是旁觀者,同時也是參與者、當事人,或角色本身,可以說「觀者」在成為「家人」的經驗中,不知不覺早已成為一份子的(突然被邀請一起裝飾觀眾席上方的燈串,也是相當巧妙的設計)。也就是說,索貝爾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擺弄兩盞刺眼黃光直射觀眾時,我們早已全都被帶進《家》的展演現場,而這個現場指的不只是劇場,更直指促使我們主動思考的現場:我們以為的「家」的主體、內與外的界線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劇末,發生一起火災,風扇揚起巨大塑膠布,一陣喧囂過後的寂靜,浪遊琴人再度彈唱。房子還在、聲音還在,人卻不再,但這也是《家》的一部分──未完待續。我們以為的「家」或許需要空間乘載人的生活經驗,不過家的樣貌絕對不只是血緣上的禁錮,更多的是「我們一起」完成的種種日常經驗,這才是成家的必要條件。走出劇場要回家,不禁令人發想:哪裡才是我真正想回的家?

《家》

演出|傑夫.索貝爾
時間|2019/05/11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樣的橋段對參與互動的觀眾而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經驗,相對於座位上的觀眾則非常有距離感,瞬間像是與舞台間隔了一層很厚的透明玻璃。外頭的人就像是在觀看一場很大型的沈浸式劇場,裡頭很熱鬧卻怎樣也進不去,即使中間有小段落是讓觀眾席的大家一起協力把燈拉起來,卻令人意猶未盡。(朱殷秀)
5月
20
2019
是什麼讓一處住所成為家?索貝爾透過層層的動作鋪陳與劇情開展,回答了他的提問。家的靈魂不是建築結構而是情感溫度、氣味與色彩、情緒與回憶;是人活動其中所經驗、連結的生命歷程。(徐瑋瑩)
5月
20
2019
這是個看似簡單,卻技藝高深的作品;看似自然,卻寓意深刻,沒有一句說教,卻能直指我們賴以為生的精神真諦──是愛與關係的連結,成就著生命的延續;而其中,我們的關係與互動,深深影響著何處為家的哲學命題。(杜秀娟)
5月
16
2019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赫佐在創作上給舞者空間,在呈現上也給觀眾空間,並藉由這些來自各個不同個體的回應,去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家》。(許芷榕)
4月
02
2019
《家》的結構呼吸,隱喻著某事的建造與誕生,也關於某事的消逝與死去,可能是家、關係、社會或文化。其多了一層世界觀的想像,於是身體與其他元素一樣,有他的位置。(樊香君)
4月
02
2019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