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ad:再批評】《去排灣》──傳統與祂所能包容的人們(下)
6月
25
2021
reread-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1次瀏覽

陳盈帆(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本篇接續〈【Reread:評論的評論】《去排灣》──傳統與祂所能包容的人們(上)


圖騰符號的共有祖徵

在此作的大半部分,舞者的動作語彙並不是古調原本所配的項目,剝除了樂和舞相應的原始意義。然而,第六段勇士舞的變形,是知識不足的我在《去排灣》中,少數即刻認知到樂舞對齊的段落。這個快段落所展示的與前個慢段落所展示的圖騰符號,量體都異常緊湊豐富,只不過,第六段勇士舞傳統變造所形成的刺點,甚至比第五段探照燈下的連動段落更加撼動我。因為,它的「轉向」突破了傳統舞蹈卻又未脫離傳統。

先不論顯而易見的,舞團經過了經年累月的努力,他族女性蒙慈恩加入我族男性專屬的勇士舞,現已較少受族人非議。在動作上,楊淨皓和江聖祥在只有兩人而非群舞的狀態下先拉起手來,江聖祥轉向側面時楊淨皓維持正面,接著江聖祥的上半身扭回正面時下半身卻維持側姿。於此,傳統中少見的「轉向」發生了。【13】旋即他們分開,各自成為正面舉起前臂的圖騰人像,蒙慈恩和舞祖進入人像之間,回復四人一列的群舞呈現本作出現過的「活雕塑」,雕塑清晰地穿梭在「傳統/平面/單向/對稱」與「非傳統/立體/轉向/不對稱」的定格變化中。爾後,勇士舞的經典符號接連出現:四人牽手並向右斜前舉起右腳,下俯後再後仰舉腳。接著可預期的勇士舞符號陸續展示:舉腳跳躍、下蹲的大跨步向前、雙足跨外跳躍,但是,每一組勇士符號都穿插在另一組破格的轉向之間,菱形的、倒退的流動佈滿舞台,暢快淋漓地打破勇士舞正面單列的傳統隊形,然而,看起來卻又未脫離傳統。現代舞作為現代藝術,於今暫時跳脫了耆老管轄束縛的領域,可能成為臺灣當代原民文化的新生之地。

在《去排灣》中,圖騰以身體雕塑和動作符號呈現,例如第一段「四位觀眾被帶入舞台,擔任為類似排灣族圖像的佈景角色,他們成為物件、活雕塑、拉起觀眾雕塑(仿部落公園內可見的獵人雕像動作)」【14】,或是第五段探照燈下「這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唯美段落,從吟唱出發的共同節奏,運用重複的律動,將根植於部落如像百步蛇般地扭動的手、織紋交錯的牽手、陶壺般雙手化圓從身體均勻連動等動勢,與排灣族傳統舞步和圖騰象徵相呼應,更暗示了排灣族當代舞蹈的身體美學。」【15】圖騰便是「全新排灣族當代舞蹈劇場創作」與「傳統樂舞」的共有祖徵(Symplesiomorphy)【16】,它是無論分支早晚,所有子代分類群皆共享的同一種特徵。共有祖徵的繼承,證明了新編創的現代舞《去排灣》實實在在地屬於排灣文化,而下章節我將逆著風,把新編創的現代舞依其親緣性,試圖放進傳統舞蹈的脈絡。


《去排灣》台北場(蒂摩爾古薪舞集提供)


再述傳統舞史,與祂所能包容的人們

若試圖把台灣原民當代舞蹈(Contemporary Indigenous Dance)放進「它實為世界一隅傳統舞蹈/民俗舞蹈的衍伸」的這個脈絡,必須先討論傳統舞蹈/民俗舞蹈在臺灣的意義。臺灣歷史進程的斷裂性,使「傳統舞蹈」(Traditional Dance)及「民俗舞蹈」(Folk Dance、Folk Custom Dance)【17】皆變成曖昧不明的字眼。「傳統舞蹈」在臺灣不常使用,【18】而「民俗舞蹈」於功能上分支演變為全民可共享的「土風舞」(Folk Dance)以及高度專業化的「民族舞蹈」。

傳統舞蹈和民俗舞蹈原是種社交舞,【19】原是社會群體的交際行為。隨著社交模式改變,世界各地民俗舞蹈漸漸失去社交的功能,也不再接納改變,成為一種保留的活物。在工業時期之後,社交舞可以說是一種「街舞」,是大家可以在大街上跳的舞。以美國的歷史脈絡為例,我們能清晰地看見當今在臺灣被稱為嘻哈街舞的Hip-hop dance,回推其歷史,即能發現它與之前的爵士舞(Jazz dance),與再之前的查爾斯頓舞(The Charleston),與更之前的泛非洲舞(African dance)的淵源,它們皆承載著共有祖徵(symplesiomorphy)。以上古老的社交舞種,原來都是在街上、公共空間跳的「街舞」。但是在臺灣,各種民俗/民族舞蹈的溯源往往導向截然不同的祖源。

台灣原民舞蹈演進至當代型態繁多【20】,或許有人並不同意將原民舞團編創的現代舞放進「世界一隅傳統/民俗舞蹈的衍伸」的這個脈絡,但是,就蒂摩爾古新舞集「全新排灣族當代舞蹈劇場創作」的宣言而言,與其說《去排灣》及繼往作品是現代舞的美麗分支,不如說,是傳統舞的生命延續。

臺灣原民舞蹈原本的功能,為我族內之祭典、禮儀、觀賞、娛樂,於西元五零年代,開始從我族參與的儀式舞蹈、社交舞蹈轉變為劇場形式且供他族觀賞的展演舞蹈,【21】時至八零至九零年代,在原漢各族共同投入下,原民樂舞已成為臺灣觀光風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他族「參與」樂舞的方式,在少數場合卻因商業利益介入流於輕率冒失。而今,不出二十年的時間,原民舞蹈流變至現代舞型態,編舞家們又嘗試將「參與」慎重地加回去。在《去排灣》演出中,邀請觀眾入舞是該作論述的必要手段,並精巧地藉此倒置了主體與客體的觀看關係。

邀觀眾入舞辯證的《去排灣》並不是容易編創的舞。傳統舞蹈或民族舞蹈的展演,很容易變成一場排他的(not inclusive)展演,若表演者有一樣的膚色、一樣的性別、一樣的體格,長得不一樣的我就不會收到參與的邀請。強調血統或文化所帶來的原真性(authenticity),很可能同時提升了國族的正統性並強化了排他性(exclusivity)。於此,由於今日排灣族仍為臺灣族群之少數,尚不位於支配地位,即便排灣族擁有堅強的自主意志,復興文化期間可能也較不易淪為強化臺灣整體國族的民粹主義。但是,我發現排灣文化另有其特性須謹慎以對。在各王家就是一個國家的排灣族文化中,面對包容與排除的機制須細心設置,才能避免我族內各王國之間的僭越或排他性,以及排灣族對他族,不論是對其他原住民族或漢族或移民族群的排他性。綜上所述,希望讀者能體會原民當代舞蹈編創的地雷之多,更顯此作的難能可貴。

《去排灣》的「去」,如三篇評論所提「舞名的「去」含有「前往/移除」雙面意涵」,【22】「「去」既是含有「走向、朝向」的意思,在此同時,也有著「減少、去除」的意義,用來反抗過去民族舞蹈的政治再現──包括娛樂性、風情化、異國情調與刻板印象的表現形式」【23】。只要動起來,所有人都是正在走動的一方。對於我族,對於共同生活密不可分的他族,或對於距離遙遠的他族,現代舞/傳統舞都是重新認識原民文化的途徑,甚至可能成為文化認同的有效工具。或許當此認同工具發揮效用時,也是既驕傲又溫柔地以各族為本,成為既抵抗又共建泛原住民運動的力量。

註釋

13、楊淨皓和江聖祥的雙人,在只有兩人的狀態下首先拉起手來,跨步下蹲再起身的同時江聖祥卻轉向側面,楊淨皓則維持正面,接著江聖祥的上半身扭回正面,下半身卻維持側面。

14、楊智翔一文。

15、張懿文一文。

16、借用生物學的支序分類學(Cladograms or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s)概念,以親緣性分類。

17、「傳統舞蹈」(Traditional Dance)及「民俗舞蹈」(Folk Dance)常被視為同義字,惟傳統舞可能包含宮廷舞或祭祀舞蹈,這些傳統但只能以少數人來傳承的舞蹈。

18、舞蹈史知識量龐大,此篇幅難以綜述,請包涵以下過於簡化的說明。「傳統舞蹈」在臺灣不常使用,因為不知道發言者該往何處、該往回多久溯源「傳統」,才能包含(include)任何提出此問的人。而民俗舞蹈的一支演變為「土風舞」(Folk Dance),內涵的舞種包含臺灣及世界各地的民俗特色舞蹈及簡化變種,包含範圍遠大於臺灣本地,為形形色色的人們所共享。反之,民俗舞蹈的另一支「民族舞蹈」,自1954年中華民族舞蹈比賽(現全國學生舞蹈比賽)開始走向專業化,在臺灣舞蹈史上展開了深厚的影響力。臺灣「民族舞蹈」的英譯隨時代有所改變,並無特定統一譯名。而民族與民俗混用的結果,導致譯名可能為Taiwan Folk custom dance、Taiwanese ethnic dance、Folk Dance、National Dance、Chinese folk dance。

19、「社交舞」(Social Dance)在臺灣已慣指國際標準舞競賽,以雙人的結構留在多數人印象中。但社交舞蹈的本意,是在公共空間大家一起跳的群舞,並且,群舞結構比雙人舞結構還要普遍許多。

20、陳揚威《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民92。

21、舞樂展演型態之細分,見陳揚威《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民92。

22、楊智翔一文。

23、張懿文一文。

《去排灣》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筆者並未觀賞《去排灣》,但讀了多篇《去排灣》評論文章以及陳盈帆再次評論文,不知怎地,腦海總浮現臺灣舉辦「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傳統樂舞蹈比賽項目之畫面。⋯⋯由他族觀視或參與創作,勢必產生不同解讀與運用,正如評論人未必了解「四步舞」內涵,觀視如同旁觀,甚至某種窺視,於短促的展演時間內。(莊國鑫)
6月
29
2021
過往,我發表的評論從未觸及原民文化,實在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僅能旁觀「成為原住民」漫長宏偉的旅程,僅能做到不要擋路並給予祝福。然而,當漢族林文中深入蒂摩爾古薪舞集駐團創作,這樣的藝術介入,間接給予非排灣族的我能夠估算自我與他者的量尺,以及能借身林文中時時回看自己的位置。於是,並未能入場觀賞舞作的我,將以閱讀檔案的方法並參照演出紀錄影像,來reread再評論《去排灣》及其評論文章。(陳盈帆)
6月
25
2021
在此作中,運用「去」概念,有兩個指涉:「去」既是含有「走向、朝向」的意思,在此同時,也有著「減少、去除」的意義,用來反抗過去民族舞蹈的政治再現———包括娛樂性、風情化、異國情調與刻板印象的表現形式,以此「去」排灣的雙關語,處理了台灣政治脈絡下,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民族舞蹈與山地舞蹈的改良運動、六零年代原住民觀光與外交樂舞的歷史,省思了以漢人為中心對原住民舞蹈刻板印象的歷史糾結⋯⋯(張懿文)
12月
23
2020
然而,現代舞還是傳統樂舞,排灣或非排灣,如此疑惑或許一直常存於觀眾觀賞過程。正是這個「張力」,讓文化碰觸的真實難度在觀眾眼前展開,也讓舞作自我充盈。歷經多重殖民的原民文化,很難標榜純淨與原真,觀者欲辨識的「他者」,對原民而言早已疊合多重鏡像。《去排灣》展演於部落內外,對比傳統樂舞,《去排灣》不僅打開劇場空間、打開觀眾,更是打開身體。(紀慧玲)
12月
16
2020
《去排灣》非僅為一齣可看、可跳、可拍、可參與的作品,更是藉由欣賞舞蹈劇場的行為過程來回應觀演關係與當代原住民族創作的身體空間。如何排灣又當代、承載並打開的問題,探問的對象很顯然不應該只是創作者與表演者,更應該先指向觀眾:是什麼因素形塑、影響了觀看的取向?是如何理解原住民族藝術的當代性?這些既定,與觀光的經驗累積有何關聯?(楊智翔)
12月
16
2020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