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蔡佩娟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9月
14
2023
壓軸樂曲是作曲家蘇文慶的〈風獅爺傳奇〉,亦是此次音樂會的標題,此首樂曲創作於2009年,自首演後頗受各方好評,常於各音樂會中演出,全曲共三段⋯⋯作曲者很好地拿捏整首樂曲中的情緒起伏,且在指揮黃光佑的帶領下,金門國樂團的演出張力十足相當精采。(蔡佩娟)
9月
01
2020
將《思想起》融入《尋》的樂曲之中,既象徵她對柳琴的莫忘初衷,亦有帶個過往邁向前方的含意,尤其尾聲時柳琴重複強烈且快速的「掃拂」高音技法,讓演奏者猶如浴火鳳凰般,雖然樂曲結束,卻也是另一個新的開始。(蔡佩娟)
8月
14
2019
5月
15
2019
《竹歌》是一首常出現於音樂比賽的合奏曲,優美的旋律以及演奏程度極適合學生參加比賽,然這首較為油膩的樂曲,卻在蔡輝鵬的指揮下令人耳目一新。(蔡佩娟)
2月
21
2019
此次以「世界音樂」為主題的《樂逑漫步》音樂會,結合了印度、日本、蒙古等傳統樂器,樂曲的呈現方式有合奏、協奏與重奏,然而,拿捏彼此在演奏時的比重卻不是件易事,過與不及都會影響整體平衡,且可能出現各說各話的情形。(蔡佩娟)
12月
20
2018
此作,為不妥協系列的第二場表演,由韓國DUO BUD樂團的杖鼓演奏家金素羅、伽倻琴演奏家林智慧及臺灣的傳統樂器室內樂團「三個人樂團」合作演出。(蔡佩娟)
11月
16
2018
在協奏者的主動帶領下,台南樂集的團員只能更加專注,而在這相互影響的過程中,觀眾們自然投入其中,於是台上、台下形成一股共體一心的氛圍,筆者身為觀眾,既期待樂曲的走向,但又不捨樂曲就此結束。(蔡佩娟)
9月
25
2018
終曲的《瑤族舞曲》是對國際愛樂國樂團的初始成員別具意義的一首樂曲,因此曲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合奏冠軍,雖然國際商專今已不在,然而曾經存在的,並不會因此消失,且因為保持初衷,所以國際愛樂國樂團才會成立。(蔡佩娟)
9月
14
2018
整場樂曲之中筆者認為《楚頌》一曲最有意思,不若其他樂曲皆以女性為主角,此樂曲主要講述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女性角色的虞姬雖是兩人之間愛情的主角,卻也如置身事外的旁觀者,看著一切隱沒於歷史洪流中。(蔡佩娟)
9月
13
2018
筆者私心最喜愛的樂曲是《故都風情》,此曲帶有濃厚的懷舊情感,彷彿旅人回溯過往歷史,隨著悠悠笛聲走訪古老的河西走廊,而每一聲低音鼓聲,都像西安古城城樓的大鐘不斷的敲著,從亙古敲向未來。(蔡佩娟)
9月
04
2018
5月
31
2018
因為呂思清,所以音樂會多了西樂及國外觀眾的票房,若是沒有呂思清,究竟會有多少人因此過來?國樂的市場是否只有國樂自己人願意捧場,而學西樂者,為什麼對國樂棄之如敝屣?(蔡佩娟)
4月
16
2018
1月
15
2018
1130
國樂作品之中並不缺乏由史詩改編而成的作品,然此曲《花木蘭》在表現手法上,作曲者顧冠仁一來借鑑西洋作曲的技法,二來在樂隊配置方面特地交響化,甚是為傳統樂曲的創作模式做了相當的探索和嘗試。(蔡佩娟)
10月
28
2017
戲裡的六個人都有各自的包袱,各自的渴望,就好像真實人生的我們,有人渴望財富、有人渴望權力、有人渴望幸福…太多的渴望讓我們無止盡的追逐,追逐大家都渴望的,即使揹上再多包袱仍然奮力拚搏。(蔡佩娟)
10月
11
2017
柳琴與樂團之間猶如人與火的對立,兩者間的拉鋸讓此樂章充分展現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崇敬,在陳怡蒨精湛並富有情感的演奏下,〈滿族風情〉是整場音樂會最令人印象深刻且具高水準的演出曲目。(蔡佩娟)
9月
05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