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敘事的牽引與組織《當迷霧漸散》
4月
05
2019
當迷霧漸散(臺灣戲曲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13次瀏覽
吳旻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臺灣的表演藝術形態多元化,跨領域/跨界的演出作品與形式已是行之有年;在戲曲方面,各劇種的跨界合作作品也不在少數,像是2016年《霸王虞姬》、2017年《阿塔嫂》以及2018年「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大作《月夜情愁》等,形式包羅萬象,各界也給予不少的評論與評價。此次2019年「臺灣戲曲藝術節」的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由不斷突破求新的「一心戲劇團」傾力製作,匯集臺灣表演藝術菁英,由編劇施如芳、導演李小平聯手打造,並特邀戲曲天后許秀年、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國光劇團知名女老生鄒慈愛、傳藝金曲獎得主黃宇琳及古翊汎共同演出。突破劇種與敘事手法,以林獻堂波瀾壯闊的一生為編寫重點,試圖藉由非線性結構的意識流創作手法,打亂空間時間,以「虛」與「實」呈現林獻堂的內心世界,重現臺灣在地故事,及人物的風華時期。

《當迷霧漸散》的編劇施如芳主張以倒敘法揭開序幕,整部戲主軸不在談情說愛,而是探究林獻堂為何不願回故鄉的謎題,透過劇中三段戲中戲來體現林獻堂不同時期的心境。首段,乃是藉《武家坡》薛平貴浪子回鄉的欣喜,反照林獻堂的歸鄉無期,並透過王寶釧髮妻守貞的淒然對映羅太夫人的堅毅守護。這段呈現是由歌仔戲轉京劇,雖說轉折上略為生硬,不過演員王寶釧人物轉換的能力卻是值得讚賞的。第二段演的是伍子胥受迫害,奔往吳國前苦不得《過昭關》時,過度愁悶和憂慮而使得容貌大變、一夜白頭(歌仔戲又稱此劇為《一夜反三鬚》),對照的是林獻堂避走東京後,人處亂世的那份悲憤與無奈。第三段的《牧羊記‧望鄉》,則以「李陵敗戰匈奴,漢帝殺李陵一家,使之心碎斷腸」為鏡,折射出哀慟逾恆、滯日不歸的林獻堂。這三段經典折子在交錯的敘事中闡述情節,於是,薛平貴是他,伍子胥也是他,李陵更是他,與劇中人物林獻堂產生移情作用。

此外,劇中安排了說書人角色「辯士」,作為自如跨越時空並串聯元素的人物,試圖為林獻堂平反,補充敘事的不足。孫詩詠以快節奏來切換國語、台語甚至英文,不過在迥異語言又沒有系統的安排下有些凌亂不堪,不禁懷疑是否玩得太超過。

整體來看,《當迷霧漸散》將不同元素互相碰撞、彼此呼應,可惜在缺乏框架而由觀眾自行組合的情況下,結構缺乏一致性。雖說不是用「歷史事實」來具體證明,而是從歷史中選擇「材料」加以闡釋;不過,事件的組合仍應依存情節來展現,非如此劇出現過多記憶穿插而導致混亂的現象。像是在下半場羅太夫人鬼魂遇見小秀哖時,安排了屬於個人生平遭遇的事件聯想,演繹當年許秀年老師的作品《流浪三兄妹》,與少年林獻堂的舞臺畫面相互重疊;個人認為,手法過於牽強及衝突,本該成為全劇最令人動容的情節,若能在敘述手法上多琢磨於秀年老師與這段歷史的回憶,觀眾或許會有更大的感動。

臺灣跨界的結合,多半為跳脫塊面拼接而忽略意識形態與戲曲本質(其中包含戲曲的程式與框架);當形式超越了內容,那作品的核心價值就產生風險。既然是「戲曲藝術節」的旗艦製作,雖在跨界給予創作團隊很大的空間,以「傳統」的戲曲形式表達對「現代」議題的關懷,仍應以合理性及順暢度為前提,不能完全脫離戲曲規範的框架。再以演員陣容來看,如黃宇琳、古翊汎及鄒慈愛,穿梭在歌仔戲與京劇的多方位技能,雖說令人驚奇,但在短時間的轉換間依舊有主次之分。或許可再思考如何讓滿漢全席能色香味美全部俱備,藉由跨界的不斷實驗,為傳統增添新意,使臺灣文化的包容性及多元性蛻變到另一個境界。

《當迷霧漸散》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19/3/28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劇到了結尾仍是一場迷霧,是誰的夢囈?誰的呢喃?施如芳並沒有給這團迷霧明確的答案,題為「迷霧漸散」,在那段模糊不清的歷史過後,臺灣人的命運仍在一場迷霧中,散不去的是深深的惆悵與無力感。(林立雄)
4月
11
2019
為何要跨界?為何要引進多媒體?為何要用新的形式實驗?是為了讓多元迸發出更多可能嗎?會不會反而顯得侷促、貧乏?「為什麼」之後在思考「如何做」,更是傳統劇場在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不得不迴避的問題。(程皖瑄)
4月
08
2019
我們以為,歷史迷霧已漸散,我們已經有條件能講述「台灣國族」的時刻尚未到來,就已消逝?我們仍舊只能繼續選擇假天真或真糊塗,方能看透這傳統戲劇所設定的忠孝節義的虛妄,並在這虛妄的理念所營造出的政治現實夾縫中,開創出一方可以安然談情說愛的日常舞台?(楊慧鈴)
4月
04
2019
只是,迷團果真仍在,卻不是歷史本身,而是看待歷史的方法。一個不說話的人物,從字冊走上舞台,可以如何表現?晚年的林獻堂仍是一片空白,夢裡帶著我們看戲,舞台如此多嬌姿彩,唯其不可承受之輕令人咀嚼不已。(紀慧玲)
4月
04
2019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