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悲劇的悲劇性《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4月
15
2019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Hubert Amiel)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3次瀏覽
吳政翰(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故事是人寫出來的。在現今這個「後真相時代」裡,這道理更是不證自明。從處處充斥的假新聞,到看似紀實而旁觀、實則充滿主觀導向的紀錄片,皆顯示出每個表面真實的「真實」,或多或少都有著「非真」的成分存在。瑞士導演米洛・勞(Milo Rau)的作品《重述:街角的兇殺案》(The Repetition Histoire(s) du théâtre (I))中,以一則死亡懸案出發,在重演舊案的過程當中,再構了真實,亦瓦解了真實;搬演了歷史,似乎也質疑了歷史。

這件兇殺案是一件社會上發生過的真實案例。一位名叫薩能・賈非的男子,在比利時列日街角的一家同性戀酒吧附近,與幾位素昧平生的男子攀談,隨後上了他們的車,不久之後,以薩備受凌虐,最後全身赤裸地陳屍在森林中。然而,導演米洛・勞並非只是在搬演此事件,而是在搬演「搬演此事件」;所搬演至舞台上的,不是兇殺案本身,而是將時間的跨幅延展到案發過後,團隊為了要搬演這齣戲所做的種種準備,如田調、選角等,這些一連串的過程都在舞台上展現。前者是複製真實,還原事件;後者則是將整個複製真實的過程複製出來,所還原的是「複製」這個行動。有了這樣的展演前提,真假虛實的辯證層次變得更加複雜,讓再構、假造的過程本身反而成了戲的真實,也因此,全戲所有還原的真實都直接成了一場有意識的搬演。

打從演出的一開始,似乎就預告著所有這一切只是演出,真假參半,假要亂真,真亦有假。舞台上煙霧四起,演員扮演著哈姆雷特,講著獨白,召喚鬼魂,鬼魂沒出現,卻又存在著。爾後,擺有幾張簡單桌椅的舞台,成了一個甄選會場,諸多甄選者們一一現身說法,各以不同面向和經驗,間接參與了真實的建構:一位曾經演出過達頓兄弟電影作品的臨時演員,講述了許多在拍攝現場之外的瑣碎事情,破除了達頓兄弟強烈寫實風格鏡頭下所形構的真實場面;劇組演員帶著一位甄選者,以不入情的親吻、借位的毆打,試圖製造場面真實感;另一位甄選者從機器中放出了鳥鳴、雨聲等聲響效果,以聽覺讓人身歷其境;還有一位黑人演員,時而被找去演阿拉伯人,時而假裝會說丹麥語,加入一些如Youtube或Coca Cola的單字,就被信以為真。不僅揭穿了這些真實表面的「偽真實」面向,也顯露出表面化、全球化、資本化似乎才是共同的真相,引人發噱。

爾後,眾演員們開始模擬案件中的多位人物現身說法,搬演著訪談或回憶,由一個事件散射出多種立場和觀點。許多時候舞台上的演出都被影像化,透過現場表演與影像表演的並置,在相互干擾之下,更進一步地挑戰各個媒介、各種載體所建構出來的真實。例如,上一秒是現場非常認真地演出,顯像於銀幕上,下一秒影像不再,收回現場,忽然鬆懈,切換到了截然不同的語境和氣氛。這一斷裂,使得本來非常真實的真實狀態瞬間瓦解,變得一點也不真實,此時揭露了影像真實的虛構,以及顯現出看似眼前唯一真實的框架之外,原來另有一層的真實存在。有時則是現場與影像同步進行,時而重疊、合拍,像是回憶完整再現,但時而延遲、錯開,彰顯了兩者之間的縫隙,彷彿也暗示著回憶的必然失準。

於是,在這樣真必然有假的展演邏輯前提下,後段現場與影像幾乎完美無縫的兇案現場再現,就顯得格外有意思。此段再現,兩種媒介完整合拍,一方面讓人感覺觀者冷眼凝視著命案現場,但另一方面,卻又被提醒著眼前一切仍然是假的狀態。延續前段的借位打鬥、真假邏輯,似乎也大膽質問著眼前即景是真的嗎?這樣的回憶是真的嗎?甚至,這樣真的是原汁原味的原音重現嗎?有沒有尚未發掘的線索?有沒有這看似明確而簡單的命案之外所不為人知的實情?倏地,手段更為激烈,某種程度上,加諸在受害者赤裸肉體上的痛苦,這不堪的凌虐極致,讓觀眾有了共感的基礎,用感受締造了、確立了真實的基礎,卻也同時,最後用了一泡無形的尿,讓人一面感受更加被壓迫住,一面被打醒。

整場下來,重點並不是去挖掘層層迭起的懸案謎團,也並未針對這個議題或案件辯證出更深層的立場,而是多面地、有意識地、一再反覆地呈現出這個悲劇形構過程的虛與實。全戲目的不在於激起悲傷和恐懼,反而在於讓觀眾正視悲傷和恐懼的無形與無力。最後再藉由一位準備上吊、等待觀者救援的演員/角色,喚起了行動為上的意志,使得此劇在挑戰悲劇力量的同時,有趣地激起了社會行動的意識。不過,就更大的框架來看,這樣的行動是否就真能為真?或者,這樣的行動也必然虛構、必然無力,悲劇成為一道不斷重述的宿命歷史,才是真正的悲劇性所在?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演出|國際政治謀殺學院、導演米洛.勞
時間|2019/04/0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故事」一詞,筆者以導演為撫平傷痛、社會正義、無法重現真實的困境、而讓再現本身成為真實(依據《根特宣言》第一條)等創作前提,詮釋其僅僅試圖為說一個五幕悲劇形式的故事。(劉沁)
5月
07
2019
從觀念上,導演屏棄了將作品「開放」給大眾的想法,而是更徹底地,將現實條件、人物皆考量在劇場創作範疇。透過此舉,無論是《剛果裁決》中的討論,或《重》中當地民眾對事件的爬梳、對當事人的試圖同理,都由於戲劇藝術的現場與直面性而被編織出來。(張敦智)
4月
11
2019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