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悲劇與創傷《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5月
07
2019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Hubert Amiel。原為直幅,經編輯部調整為橫式劇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5次瀏覽
劉沁(文字工作者)

一如素人演員法比歐回應面試者為何想演舞台劇的理由:「劇場裡有某種自由,能做現實裡不能做的事。」對關注紀實歷史、「真實的戲劇性」的米洛.勞(Milo Rau)而言,劇場是社會事件再辯證的絕佳解剖檯──首先透過完整悲劇的回放,亦能不避諱摹寫驚駭殘忍的片段,才能探究「為何發生」和「何以解決」。即如面試橋段中多次詢問到「有沒有做過任何極端的事?」,反面便是詰問:「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殺人這樣極端的事?」然而,挖掘到最後,無論是列日這座城市的環境因素、加害者的心態、以薩能為何選擇接觸加害者等,各個條件都沒有強烈到悲劇必然發生,甚至連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沒辦法清楚究責,只得歸因於當代困境。弔詭的是,米洛.勞仍是將素人演員湯姆那段假設敘述,作為支撐此劇的骨架:「有一個演員,一張椅子放在舞台中間,椅子上面掛著繩圈。他踩上椅子,將繩圈套在脖子上。他說他要踢掉椅子,如果觀眾上去救他,他就能活命;如果觀眾動也不動,他就會死。」一如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皆政治性地呼籲觀眾要有行動,但在此劇模糊的「當代困境」結論裡,觀眾到底要被動員到哪裡去?會不會以執行效果來看,繩圈和椅子變得只是戲劇高潮的道具?

不過,《重述:街角的兇殺案》仍試圖解決了創傷對人類心靈的折磨。儘管像林奕含所說:「這麼大質量的暴力,那是不可能再現的。」米洛.勞也清楚舞台上無法客觀如實呈現,甚至媒體、監視攝影機、目擊者、當事人,都無法包羅現實。於是,遛狗一幕即刻意讓人察覺,雖然有攝影機跟拍演員的行動,投影幕顯示的卻是極相近卻不同的預錄影像,顯示他對各式紀錄真實的載體的不信任。因此,他轉而公開資料蒐集至組構(依據《根特宣言》第二條),即再現「再現真實」的過程,諸如當地歷史分析、面試演員、排練、片場布置等。然而,第四幕卻關掉劇場燈、投影幕、麥克風等明顯人工痕跡,僅留下喘息、踢打等寫實聲響,產生劇烈、衝擊的對比,至此才確實地將觀眾從外部世界拉進「故事」裡。

「故事」一詞,筆者以導演為撫平傷痛、社會正義、無法重現真實的困境、而讓再現本身成為真實(依據《根特宣言》第一條)等創作前提,詮釋其僅僅試圖為說一個五幕悲劇形式的故事(Histoire)。巴索里尼的劇本《夜長夢多》中,史黛拉對羅拉說:「你就假裝說好像完全不認識這個你今早醒過來的世界,你活著的世界:而我呢,我就假裝來跟你解釋什麼是什麼……」而米洛.勞肯認戲劇就是一種「假裝」,所以現在有了一個新的薩能,一個死亡的幽靈會在第六幕復生,感受得到一切安慰、補償、和解。原本的薩能或許又冰冷又孤單,但現在的他被很多觀眾注視著、共感著相同的痛苦;甚至當暴行發生過後,薩能面部朝下,全身光裸地橫倒在舞台中間,卻像名畫雕塑般發散著柔美的螢光,被賦予了崇高感,加上提及的幸運兔腳符號,可見此劇亦挪用了宗教觀,讓劇場發生「形而上」祭儀的作用。透過米洛.勞再現的方法論,主觀故事結局取代了現實遭遇,化解了創痛;同時,悲劇的心靈淨化效果,混和第五幕演員朗誦辛波絲卡(Maria Wisława Anna Szymborska)《劇場印象》之詩,亦產生了藝術感受上的美。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演出|國際政治謀殺學院、導演米洛.勞
時間|2019/04/0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整場下來,重點並不是去挖掘層層迭起的懸案謎團,也並未針對這個議題或案件辯證出更深層的立場,而是多面地、有意識地、一再反覆地呈現出這個悲劇形構過程的虛與實。全戲目的不在於激起悲傷和恐懼,反而在於讓觀眾正視悲傷和恐懼的無形與無力。(吳政翰)
4月
15
2019
從觀念上,導演屏棄了將作品「開放」給大眾的想法,而是更徹底地,將現實條件、人物皆考量在劇場創作範疇。透過此舉,無論是《剛果裁決》中的討論,或《重》中當地民眾對事件的爬梳、對當事人的試圖同理,都由於戲劇藝術的現場與直面性而被編織出來。(張敦智)
4月
11
2019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