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劇場」更成熟的後輩《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4月
11
2019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Hubert Amiel)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7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跟2009年《希奧斯庫的末路》(The Last Day of the Ceausescus)呈現意識形態如何扭曲理性、2011年《恨意電台》(Hate Radio)討論媒體助長種族歧視言論的現象、2015年《剛果裁決》(The Congo Tribunal)辯證礦業開採與當地政府如何間接引起種族屠殺等過去作品相比,《重述:街角的兇殺案》(以下簡稱《重》)在一系列非虛構創作思考下,抵達該脈絡最基本的疑問:我們是否可能重現真實?導演米洛.勞得出了悲觀、否定的結論,同時也是這齣戲之形式、結構表達出的內容。這種態度多次反射在不同事件中:包括兇殺案動機之不可考、兇殺案沒被任何人阻止的原因、甚至連表演者排練過程間,對證詞以及案發當時情境感到荒謬、疏離、無法理解的現象,都隸屬導演「不可能重現真實」命題的範疇。

當創作者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如實還原」的限制時,便會發現唯一的選擇,是退居到猜測、拼湊、與想像的位置。這樣的創作反思其實並不新鮮,2017年《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便是經過大量田野與文獻調查,同樣以此倫理的起點出發所寫成之劇本,並且也採取「真正的事實無法考究」之態度,透過拍紀錄片過程,側面描寫HIV感染者互助會「甘馬之家」沒落的原因。跟《重》一樣,作品在傳播創作者想表達的資訊時,也時時刻刻以形式呈現創作者意識到的自身侷限。從這個脈絡探討,《重》在此創作倫理與哲學思考上,並沒有特別深入、或新穎的成就。因此面對《重》的討論,還是回到其與現實的交融性之中。

在2018年發表的《根特宣言》(Ghent Manifesto)第一條,導演寫道:「不再如實描繪世界的樣貌,而是要改變它。目標不再是呈現真實,而是讓再現本身成為真實。」【1】這也是《重》繼承導演過去創作脈絡,持續展現的核心理想。創作過程裡,導演先從案發當地甄選形象與當事人接近的民眾,並透過讓他們與受害者家屬、親友等當事人見面會談,漸漸發展出最後的內容。為何必須是「當地」民眾,而不能是其他素人?導演此舉建構了兩層意義:第一,它隱含了社會學式的提問。「為何發生」是作品耗盡所有篇幅不斷追問的問題,導演先從地理空間出發,以身處相近社會空間、條件的民眾為起點,證明了時空相近的條件,並不使理解成為比較容易的事。儘管如此,促使悲劇的發生的原因,依然埋藏在那個地理空間裡。全劇開場的長獨白所拋出的問題: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一位悲劇演員?是以較文學性手法,對看不見之結構因素拋出的探測,它的內容實際上是:如果劇中殘忍兇殺案發生的場景如此平凡,那日常中究竟是什麼暗暗湧動,竟可釀成如此的悲劇?

第二,它建構出原本不存在的社會網絡。戲劇作為展開行動的藝術,《根特宣言》第二條寫道:「劇場不是一個製作完的成品,而是製作的過程。研究調查、選角、排練和相關的討論都必須公開給民眾。」【2】從觀念上,導演屏棄了將作品「開放」給大眾的想法,而是更徹底地,將現實條件、人物皆考量在劇場創作範疇。透過此舉,無論是《剛果裁決》中的討論,或《重》中當地民眾對事件的爬梳、對當事人的試圖同理,都由於戲劇藝術的現場與直面性而被編織出來。這可以視為1960年代起,以謝喜納為代表之「環境劇場」思考脈絡更深入的重新發現。當時由於在室內劇場的創作已臻疲勞,因此希望戲劇回到社會、現實之中,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作品演出空間。然而,當時戲劇並沒有因此真正「回到」生活,而更像是到此一遊,引起驚鴻一瞥,而沒有脈絡上的深入。但在同樣的初衷下,米洛.勞對戲劇創作的思考方式,讓戲劇演出不只是空間意義上,而是從情境脈絡上深入現實,藉此達到其「讓再現本身成為現實」的目的。這跟臺北藝術大學跨領域藝術創作研究所之創作者何睦芸,曾透過作品《美友房屋》之演出與行動,讓處境孤立的舉牌工人有機會被其他社會族群理解之餘,更有機會意識到彼此存在,而不至於絕望、孤獨,因此改變其社會處境,是一樣意思。戲劇脫離表現,排練脫離扮演創作過程與演出間,所有面對面交流的必要,都泛起了戲劇以外的漣漪,而讓戲劇脫離戲劇,進而超越自身,成為更根深蒂固、社會性——或者說,生活性——的存在。如此看來,《根特宣言》的前兩條,確實可視為戲劇史上,與〈環境劇場六大方針〉意圖相同,但成果更加成熟的後輩。

儘管在哲學與倫理層面已經打開全新空間與可能性,《重》並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它在議題上的重疊與混淆,削弱了作品可能帶來的力道。除了讓再現成為真實的倫理考量,導演也面臨虛構/真實的思考。但這方面的認知顯然未見周全,因為與虛構反面的光譜是「非虛構」,意即「奠基在真實之上」,只有如此,才能跨越無法重現真實,因此難以啟齒的困境。但《重》基於虛構/真實對立的框架思考,讓作品因此退到非常遠的地方(除了對暴力場景的重現比較靠近一些)。舉例而言,導演在劇中讓生理女性扮演扮演死者前男友,在演後座談中,表演者說明,那只是由任一人在重述事件之餘,同時還原他們與當事人面談的情緒(而非前男友在當下情境的狀態)。因此該段台詞不一定要由生理女性演出,也可以是團隊中任何曾與死者前男友會面的人。這是認為個人轉述皆會脫離真實,因此抱持極端懷疑論,而變得過於內向的表現;除了語言、場景無法還原,連表演者之情緒都只忠於自身,不敢向外觸及。然而,無論了解此設定前後,觀眾理解作品內容都未見更深入的幫助,僅能突顯導演本身正處理的困惑而已。甚至暴力場景中假尿的片段,也在演後座談先聲稱「認為太暴力」,後自圓其說地指出:「因此回到真實與虛構的問題」。這確實是過於無稽了,因為在作品前後脈絡,該「扮演」在中斷了長久營造的氣氛後,並沒有打開可讓觀眾思考的提問,只會感受到單純地嘎然而止。

最後,《根特宣言》的後續條目,比起宣言,大多更像導演給自己的創作筆記。例如第五項對排練空間的要求、第六項對語言的要求、第七項對演員組成的要求、第八項對佈景的限制等。儘管如此,依循第一、二條的創作理念,如果要實現前兩條的理想,後八條大多都是實作層面,非常具體的輔助。其實導演過去的累積作品,早已經足夠為《根特宣言》最具哲學意義的前兩項增添現實感與厚度。而宣言後的第一部作品,《重》也並未脫離此範圍。只是在加入了其他思考成分後,成為了最後具有雙重核心、面目比較模糊、而力道過於保留的面貌。但其與過去作品所串起的共同軸心態度與出發點,仍在戲劇史上,展現出具有歷史脈絡意義的當代繼承。

註釋

1、詳見《重述:街角的兇殺案》節目單。

2、同上註。

《重述:街角的兇殺案》

演出|國際政治謀殺學院、導演米洛.勞
時間|2019/04/0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故事」一詞,筆者以導演為撫平傷痛、社會正義、無法重現真實的困境、而讓再現本身成為真實(依據《根特宣言》第一條)等創作前提,詮釋其僅僅試圖為說一個五幕悲劇形式的故事。(劉沁)
5月
07
2019
整場下來,重點並不是去挖掘層層迭起的懸案謎團,也並未針對這個議題或案件辯證出更深層的立場,而是多面地、有意識地、一再反覆地呈現出這個悲劇形構過程的虛與實。全戲目的不在於激起悲傷和恐懼,反而在於讓觀眾正視悲傷和恐懼的無形與無力。(吳政翰)
4月
15
2019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
《乩身》以加倍誇飾的手法來觸及問題意識,討論民間信仰在當代潮流中的轉變:神明文創化、信仰科技化與信眾速食化。在民間傳統信仰中,乩身是跟神明有特別緣份的信徒,作為神明降世所附身的肉體,本來的責任是協助神明濟世救人。然而《乩身》的虎爺乩身沒有特殊體質,也沒有「坐禁」靈修,而是表層意義上的吉祥物般的存在。不只神明周邊可以文創化,地獄會是熱門旅遊景點,枉死城更可以是開party的好地方。
2月
09
2024
一個大哉問,如何逃出父權體制,及其婆系的代理人?求助於祭品的獨棟紙紮屋,這是已惘然的死後事,《鼠婆太》要凸顯的是快意人生的在世事,也就是甕養白蘿蔔為菜脯及其蛋。事實上,白蘿蔔屬十字花科,不是繖形科的紅蘿蔔,所以不叫white carrot,而叫radish,或可加上white,西方人依據它的日語「大根」俗稱為daikon——閩南語就是菜頭。但無論叫什麼,它就是塊莖類,是這齣奇幻劇的主要符號,而德勒茲著名的「塊莖」(rhizome)思想在此倒是很契合。「塊莖」是某種運作,是相反於樹狀或單一系譜的體系,一種跟域外產生連結或交遇(encounter)的思維,且總是保持差異,或回到差異自身,它有六個運作法則:連結(connection)、異質性(heterogeneity)、增多性(multiplicity)、不定意指的斷裂(asignifying rupture)、製圖術(cartography)以及「轉印法」(decalcomania)——也叫貼花轉印法。就像團名「末路小花」的命名很奇魅,德勒茲把貼花的decalcomania解釋為一種「塊莖」則是很妙用,他這麼講:
2月
09
2024
正如演出地點選擇編導許芃老家祖厝,是名副其實的沉浸式現地製作,故事也取材自大量的許家親族訪談。不過,《鼠婆太》卻非一齣許家家族興衰史(更沒有藉知名後代子孫牽連台灣近代史),而是從這個中壢過嶺的客家家族,傳遞個人(特別是女性)與親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