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林人中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470
反而更確定當我們當論藝術經驗時所帶來的局限,我們試圖靠近的或許終將是人類中心下對「非人類中心的想像」,喚醒的是人類對共生關係的想像。
9月
22
2023
1581
如果我們把每一個定點舞台都想成一個小圓球,它們通通被擺在一塊大草原上,小圓球到小圓球之間肯定是有間隙的,不過在 FOCASA園區裡,聲響雖然隱形,卻很完美地扮演了小圓球的延伸體,像是從圓球的核心吹出泡泡,而每個泡泡的泡泡壁,恰如其份地輕碰在一起:不至於漲破,亦沒有分離。
3月
27
2023
1230
10月
06
2022
1417
於是,實際參與本次演出的觀眾有限,多半只能觀看台上或身旁不知道為什麼有趣的對話;若未參與視訊,也沒有機會喝到藝術家設計或選擇的飲品(現場無額外提供飲料)。雖然參與式劇場給予觀眾參加的選擇權,但不應連最低參與程度的選項都沒有。(邱秉程)
9月
17
2020
1045
《攏是為著・陳武康》演出才剛結束,圍繞著此舞作關於共同編舞者——法國當代知名編舞家傑宏・貝爾 (Jérôme Bel)的「全球舞譜」體系,與隨之而來「此舞作中陳武康是否賦權成功」,抑或是「傑宏 ·貝爾『掃盤、清空』本次作品」,馬上成為評論焦點。然而,本文想提出不一樣的觀點,⋯⋯,我認為,此舞作以實驗性的當代藝術表現手法,蘊含了在地性的主體觀點。(張懿文)
8月
11
2020
1716
在何種程度上,武漢肺炎不僅被視為公共衛生危機,而且還被視為一種新的技術文化(technocultural)危機?在保持社交距離的狀態下,人們如何處理對親密與現場性等社交行為之慾望?人與身體、大數據與監控、國家與疆界的關係如何在表演藝術中被思考?武漢肺炎之後,表演是否存在著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張懿文)
5月
18
2020
1980
這個作品不僅在討論何為舞蹈,何謂劇場,何謂群聚(community),更在提問,身體是什麼?為什麼人要跳舞?也就是說,這是一齣思考人類文明起源的作品。(杜秀娟)
8月
31
2018
1230
國際共創的必要性在哪?共製這種模式作為很好、很有效的橋樑,搭建國與國間合作的任務,有可能嗎?它有無缺陷?我們必須質疑它的目的與有效,談共創,要有非常全面思考策略的問題。(編輯室)
8月
24
2018
1447
馬蒂耶維奇和奇科不僅僅只是嘲諷或反應網路文化的網紅現象而已,藝術家在創作中轉化了這種嘲諷,而進一步提出對未來想像的可能:假若我們可以以身體物理性質來無線控制科技,日常生活有何新可能?(張懿文)
3月
06
2018
2037
創作者在現實所觀察到的歧視確實存在,但展演卻忽略其社會成因與條件,以截然不同背景,複製大量空洞的歧視,供展演機器本身消化與吞食。這是為了展現歧視,意外施加於觀眾的異化。他們的生命經驗本身不適用於此,只能因應商品陳列的空間邏輯改變自己的行為,並因此遭批判與分析。(張敦智)
12月
19
2017
1692
不再是過去舊的劇場觀念,而是更開放的可閱讀性。作品暗示了某種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凝視與回望的距離,在群聚效應之中,似乎也回應了策展命題,「社交場」看似喧鬧互動,但若無人靜下心來細細聆聽時,溝通還能成為可能嗎?(張懿文)
9月
05
2017
1596
進入數位時代後,我們對於影像的感知模式已完全不一樣,影像變得這麼隨手可得,我們跟影像的關係與距離,已不再像過去這麼的霸權或這麼具有權力掌控的意味,但是卻會延伸出另外一種觀看機制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去處理記憶中的影像,或是劇場空間中的影像問題?(評論台編輯)
6月
19
2017
2093
《回顧》不只是對於作品的回顧,也是關於創作方法的後設回顧,關注過程更勝結果:關於作品如何被生產、如何被解讀、如何產生共感、甚至如何被轉譯與挪用。整個過程最令我感動的,是Xavier如何看重表演者個體的獨特性與自主性。(陳代樾)
5月
22
2017
1187
在連續的社交情境與斷裂的社交情境,加上如同錄像迴圈的身體與雕像靜止的身體之間,勒華創造了一個得以讓舞者與參觀者都鬆一口氣的結構,配合大小展間舞者輪值的方式,幾乎可以說有種「生活在美術館」的真實感。(劉純良)
3月
01
2017
1205
此作品瘋狂的概念,配上讓觀眾不明所以而產生疏離效果後的重新思考性,似乎也對德國表現主義式的精神傳統,進行「演繹檔案」或「演繹回顧」。也讓人更進一步期待和思考,概念性舞蹈在美術館脈絡中展演的新可能,和視覺藝術當代理論對舞蹈表演的重新定義。 (張懿文)
12月
19
2016
1110
不同於內台劇場所需要的高度凝結與藝術創作的規則,內外台在表演上不但目的不同,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也不同,因此其中產生的整體氛圍意義,如在互相呼應參照間,能超越自我與社會眼光的界線。(陳元棠)
12月
07
2016
1528
這個身體,可能不見得是「可見的身體」,但也不一定是科技下逐漸「虛無化的身體」。應該說,若具精神世界,則身體感的存在便不拘泥於是否必須以身體作為形式了吧。這是體驗陳界仁的《殘響世界》後,給我的啟發。 ( 樊香君)
12月
01
2016
1399
假如作品想要質疑西方舞蹈史中心本位主義,用一個台灣人的身體訓練史,來說自己就是「亞洲」,可能危險包括:第一,掉入西方與東方的二元對立架構;第二,台灣代表全部亞洲還是站在前者的框架和結構中繼續鞏固一個既定的中心主義概念。 (張懿文)
11月
14
2016
3833
當把舞蹈史中欠缺共識的斷片視為真實的社會實踐,尋求共識抑或創造歧義,正是一個當代課題。或許這個作品還未有真正的噪音,然而,發展的核心(林文中身體)以及拒絕的通常敘事(亞洲編舞家選輯),確實隱有潛力。 (劉純良)
11月
09
2016
2303
舞者一邊咀嚼一邊唱歌一邊喊叫一邊跳舞,這是加法的技術,卻是減法的技術讓舞者真誠而透明。坦露自我的技術還原生存必然,卻時常被遺忘甚至壓抑的生理機制,讓舞者的存在具有既不邀請也不拒絕外界觀看的理所當然,與一種讓身體能共感的透明。( 陳代樾)
4月
21
2016
1148
不僅未來性與當下性論述缺席,歷史性亦然。耕耘亞太藝術圈所累積的跨國合作與交流經驗資料庫,值得爬梳為共構亞洲網絡及作品生產的參考脈絡。這些豐富的素材及相關製作人與藝術家的實作與思想,是台灣參與這件平台計畫上本能具備的話語基礎。可惜的是,當地主國的話語權空洞弱勢,你的聲音便在四國談判桌上消失。(林人中)
12月
14
2015
848
七十分鐘的舞作言簡意賅,沒有炫技,沒有多餘裝飾,但絕不單調無聊。我驚訝於林文中竟能如此乾脆,捨去他對動作結構的執著,悖叛自己,讓這「小系列」以肉色的驚嘆號作結。這也讓人覺得他的下一次創作,變得更加不可預測了。(林乃文)
10月
15
2013
968
「超親密」三個字,標榜了挑戰、打破或是拉近觀眾與觀賞者之間的距離,每個地區、每齣小戲與觀眾之間的心理互動,也因著技巧和作品的不同,有著「遠近親疏」的差異。若從小戲節製作所面臨的挑戰來看,社區居民(包含了場地提供者)對藝術活動的陌生和被動,絕對影響著這麼一個藝術節的長效性。 (傅裕惠)
11月
05
2012
538
這是一場演員必須「意識」自己的在場的演出,而演員必須看見他在台上的死亡;就像人們說,當人進入彌留的那一刻,他的魂魄會脫離肉體而出,看著自身的肉體走向衰敗那樣。(薛西)
9月
20
2012
951
談策展
容我來個偏頗的開始。如果不按西方,回到拉丁文詞源,以照料(care)、療癒(cure)建構策展之始,而是返入中文,先將策與展分拆,策,可謂驅馬前進,譬如「策馬入林」一詞便煥發如斯的生動形象。策也是冊,紀錄歷史與詮釋流變的載體、媒介。在此,抽象地說,「驅動—前進」幻化為一策展的意象,從問題意識的觸動或啟始到「前進」的繁雜意涵,不但叩問策展的形式與內容,亦連帶策展的生產與動能。在第一季專題「不用幾個字」,白斐嵐的文章〈尚未生根的未來語〉,即已從策馬入林闡述「策」的中文語境所帶來的身體感。
稍微羅列近年關於表演藝術策展的專題,包括張懿文為《策展學》策畫、周伶芝在《PAR表演藝術》342期(2021/11)擔任紙上策展人,端出「在地策展:關於幾個思想行動與實踐場景」、又或「典藏ARTouch.com」近期沿林人中的系列策展講座紀錄發動,陸續發佈專文的「表演策展論」等,史觀、路徑各有差異。另一方面,由於機構、藝術節與國際交流的建制化,乃至於表演藝術的品牌化,「策展人」的身分已然普遍為人所認可,同時也在模糊策展人的獨立性,還有以作品為單位的展演,也(不得不)在代謝被觀看的方式。
本期專題,邀請三位正參與不同策展場景的觀察者書寫,分別從臺北藝術節、策展社群及網絡、非主流空間的場域描繪近年策展之發展。篇幅自然有限,嘗以在前段提及的相關專題之外,多提供一些動態歷程,做為日後討論的基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