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武文堯
11月
22
2022
3185
非常出人意外地,當晚最動人的音樂時刻,反倒是音樂會最一開始,世界首演的梅宇軒《鯨落》:在這首小而美的一分鐘交響曲中,木管音群反覆交織,充滿拉威爾式的音樂光彩,三段體裁簡明而意圖清晰,不致過短。如此耽美的仿法音樂氛圍,才是我認為馬寇爾最擅長的風格。音樂演出真的不必總是動用史詩巨作,有時只需那一點點的,細緻的美。只要足夠地美,音樂再短都足夠。(顏采騰)
12月
27
2021
馬寇爾與NSO在這場音樂會中雖然實現了一場完成度相當高的演出,在細節處理上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兩者之間似乎仍須時間磨合。當前新顧問(準總監)與樂團仍處在合作關係起步的接段,還未培養出良好的默契與演出風格,但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增長,未來馬寇爾必定能讓NSO呈現出一種不同的音色與表現風格,兩者之間所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且讓我們拭目以待。(武文堯)
12月
17
2021
Novus弦樂四重奏特別善於快板樂章的演奏,活潑、生動的樂段與快速音群,聲部間彼此交織、遊戲般的段落,讓他們有著很大的空間能夠發揮,例如莫札特《降B大調第十七號弦樂四重奏》的第四樂章,或者孟德爾頌《D大調第三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一樂章、第四樂章。(武文堯)
7月
11
2019
藝心弦樂四重奏飽滿、充分共鳴的中音域,讓這段音樂充滿表現力。深痛、黑暗的情緒,突然過渡到稍快板的活潑恣意,這中間的轉換十分考驗演奏者的詮釋處理。(武文堯)
7月
04
2019
《D大調第四號弦樂四重奏》第四樂章開頭有一段中提琴獨奏,在這裡,中提琴手伊果‧奈汀(Igor Naidin)有出色的演奏,配合著其它聲部的伴奏,彼此之間相呼應和;在一首樂曲中,四個人以相同的呼吸、想法做音樂,這是室內樂的最高境界。(武文堯)
6月
25
2019
音樂
當週評論
武文堯
海頓
誠品表演廳
大提琴
柴可夫斯基
舒伯特
蕭士塔高維契
誠品室內樂節
鮑羅定四重奏
Borodin Quartet
弦樂四重奏
Valentin Berlinsky
G大調第二十九號弦樂四重奏
J. Haydn
String Quartet No. 29 in G major
Op. 33 No. 5
Hob III: 41
Ruben Aharonian
魯本‧阿羅尼恩
小提琴
中提琴
D.Shostakovich
降E大調第九號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No. 9 in E flat Major
Op. 117
D大調第四號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No. 4 in D Major
Op. 83
伊果‧奈汀
Igor Naidin
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
P. I.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c小調第十二號弦樂四重奏
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2 in c minor
D 703
Quartettsatz
1578
Infinite首席四重奏自始至終維持著很好的默契,各種速度的轉換、銜接相當流暢,每位團員本身精湛優異的技術不說,合奏起來,細節被相當的強調,一些譜上很小的細節都被整理得相當統一,跳弓、連弓等articulation的設計,讓音樂生動、活潑。(武文堯)
6月
05
2019
Marc Mauillon此次與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的合作同樣相當精彩,乾淨、清澈的嗓音,演唱法式歌劇中的各種歌曲時,從單純的歌頌愛情到講述可怕的惡魔、強大的海神,情緒的轉換之大,細膩的表情都被清楚的表達出來。(武文堯)
5月
23
2019
音樂
當週評論
武文堯
國家演奏廳
巴赫
驚艷凡爾賽II
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
Patrick Beaugiraud
Marc Mauillon
Pierre Hantaï
古樂
哈農庫特
Nikolaus Harnoncourt
Gustav Leonhardt
韓岱兄弟
Marc Hantaï
Luis Otavio Santos
Jean-Baptiste Lully
Jean-Philippe Rameau
ballet de court
薛西斯
ballet de Xerxes
賽姬
tragédie en musique
羅蘭
Roland
Psyché
迴旋式的嘉禾舞曲
Gavotte en rondeau
駝背客與小丑的歌曲
Polichinelles
Matassins
P. F. Cavalli
divertissements
達爾達奴斯
伊坡里特與雅莉西
Hippolyte et Aricie
異邦戀情
Les Indes Galantes
Tambourins
小提琴與雙簧管C小調協奏曲
紫禁城古樂季
2644
不同於普契尼多數的「寫實歌劇」,此歌劇旨不在表述一個「寫實的東方」,或是敘說一個真實的中國故事,而是藉由一個古老的中國朝代,表達出西方人眼中那引人遐思、遙遠、神秘的「虛幻東方」。那三道艱澀的謎題,就讓此歌劇充滿了象徵性,也因此黎煥雄對杜蘭朵的許多「超譯」,是合情合理、富有深意的。(武文堯)
5月
07
2019
魏瑟‧莫斯特的《英雄的生涯》拿掉了沈重的包袱,不落俗套的讓音樂自己說話,而有別於其他演出──多數的詮釋偏向於豐沛的情感,像是老生常談般投射了許多的人生經驗,或許是魏瑟‧莫斯特的年輕,抑或是美國多元、包容的大熔爐特性,而讓他們的演出自成一家之言,不用受到過多「傳統」的束縛。(武文堯)
4月
30
2019
「一桌二椅」的概念是相當好的出發點,但在實際運用上應是相當困難的,如何讓寫實的一齣歌劇,朝向寫意的、京劇式的、充滿象徵元素去發展,還必須與所有環節相配合。(武文堯)
3月
05
2019
陳必先彈奏的巴赫清澈、流暢,善於以細膩的觸鍵讓音樂歌唱,這也是陳必先一再強調巴赫音樂的特點。與其發掘巴赫在音樂中加入了各種表徵與「密碼」,不如回歸到音樂本身。(武文堯)
1月
25
2019
1月
03
2019
或許對追求音響效果的發燒友而言,梅塔的馬一(馬勒第一)顯得有些激情不足,然而筆者卻在這次的演出中聽見一位老指揮生動、自然的調度,不用太戲劇化的表達,繞樑數日仍深深震撼著。梅塔的馬一,解開了標題〈巨人〉所代表的真正意思。(武文堯)
12月
10
2018
梅塔詮釋幾乎可說是水到渠成、可遇而不可求的。樂曲最後一段,那無比惆悵的旋律,甚至出現了如哀鳴般的情緒。溫暖的滾滾管弦音潮,都在梅塔的棒尖下,漸漸自然地發酵。(武文堯)
12月
03
2018
音樂
當週評論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楊頌斯
武文堯
臺中國家歌劇院
舒伯特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祖賓梅塔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Mariss Jansons
Zubin Mehta
柏林愛樂廳
巴黎愛樂廳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易北音樂廳
Ein Heldenleben. Op.40
Rosamunde Overture
D.797
Symphony No. 3 in D major
D.200
理査.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Der Held
Des Helden Walstatt
Des Helden Friedenswerke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
op.28
Don Juan
op.20
Tod Und Verklärung
op.24
Des Helden Gefährtin
Des Helden Weltflucht und Vollendung
1994
當程式碼多於音樂必須的感性,當數位計算取代人性溫暖的構思,音樂是否還保有它的本質呢?音樂究竟只是單純的聲音排列,還是必須經過藝術化的設計與詮釋?《無人音樂會》是「音樂會」,抑或只是科學上的聲學實驗呢?(武文堯)
10月
16
2018
音樂
當週評論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趙菁文
武文堯
張育嘉
3D放射狀陣列聲源技術
史丹佛大學音樂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CRMA
李開復
Concert of Machines
無人音樂會
2018兩廳院新點子樂展
鄧振威
黃廉棨
Chris Chafe
Tomato Quintet
John Granzow
Vox Voxe
Fernando Lopez-Lezcano
The Hidden and Mysterious machinery of Sound
聖索菲亞大教堂聲場:聲音肖像
苗栗功維敘隧道聲場:火車回憶錄
Pierre Henry
Pierre Schaeffer
Karlheinz Stockhausen
直升機四重奏
史托克豪森
皮耶.薛費爾
機器之歌
3D像素之歌
番茄五重奏
2054
瓦格清楚的掌握了此曲的精神,做出了一次具有說服力的演繹。法國音樂常用的「循環曲式」手法,也運用在法蘭克的此交響曲中,經過瓦格的梳理,顯得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瓦格對於此曲的得心應手,以及與北市交的良好默契,在此場音樂會中又得到了一次應證。(武文堯)
10月
04
2018
布隆斯泰德的指揮特色是簡潔、扼要,沒有多餘的動作,只在樂團需要提示的部分給與拍點,其他時間絕不干擾音樂的進行。布隆斯泰德也是一位極度尊重樂譜的指揮家,冷靜、客觀卻又纖細敏感。(武文堯)
11月
23
2017
1881
拍點簡單,時常隨音樂手舞足蹈的佩特連科,善於營造動態的音樂效果,樂句的銜接都被他仔細地設計過,整體聽下來,往往能將樂曲中較為刺激、緊湊的樂段清楚地呈現出來。(武文堯)
9月
15
2017
11月
04
2016
1461
特別值得一提的,此次參與演出的台灣歌手,均有出色的表現。尤其幾位近年來常常參與歌劇演出的新生代歌手們:飾演東內(Donner)的葉展毓、飾演艾達(Erda)的石易巧等人,不斷的進步,演出水準也不斷地提升,由這次《萊茵黃金》便可明顯看出。(武文堯)
10月
04
2016
20世紀的華格納演出基本上都是「膨脹」、極度「效果化」的。簡文彬試圖還原了原本華格納的意圖,也就是讓音樂層次、架構化,激動樂段也始終保持著客觀的理性。(武文堯)
9月
20
2016
舒伯特《G大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整首樂曲則明顯的感受到團員的設計與鋪陳;由此便可顯現出,這是一個會思考的樂團,並且勇於嘗試不同的詮釋。而像是往後的幾個樂章,樂團將樂曲中的動靜對比處理的十分仔細。(武文堯)
2月
26
2016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由青年小提琴家黃俊文與伴奏黃海倫帶來的尼爾森《A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黃俊文有著深厚紮實的基本功,音色非常漂亮,論及姿勢與手型都非常漂亮,由運弓與音準看得出基本功著實下了番功夫。(武文堯)
7月
14
2015
4月
13
2015
國樂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底蘊,是屬於華人的音樂資產,然而真正在此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卻不是具有先天優勢的東方人,而是西方的好手們。 (武文堯)
2月
24
2015
面對音樂,又有多少人能夠像楊頌斯、齊瑪曼、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一樣,只為自己與音樂演奏,筆者聽完了此兩場的演出後,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對音樂的態度,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會思考的指揮、獨奏家、樂團,所呈現的生命體悟。(武文堯)
12月
31
2014
整首交響曲幾乎都有類似做法,音樂仔細、慢速,時有比實質還長的休止。這可能像是說故事一般,像是換了氣般繼續唱出主題,楊頌斯的《新世界》像是歌唱般,真的是每一個停頓都是音樂,而且是擁有生命力的。(武文堯)
12月
30
2014
若要論及詮釋層面,吳曜宇熱情的音樂活力絕對是指揮特色之一,若要論及與其 他指揮有別且最引人入勝的,筆者認為是他行雲流水的樂句銜接與調度。吳曜宇的音樂可以細緻到層次分明,音樂通透分明,卻又可以在《羅馬之松》中輕鬆駕馭大型管弦樂曲,動靜分明。(武文堯)
11月
14
2014
阿邱卡羅刻意將濃烈用平實加以調和,此舉更讓樂曲感人肺腑,尤其在第二樂章中,甚至能讓聽眾陷入情緒中,久久無法自拔。阿邱卡羅沒有刻意的賣弄技巧,但最自然的音樂就是最深刻的詮釋。(武文堯)
9月
25
2014
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要解決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樂團還未找到自己的傳統與特色,期待下一次樂團的訪台,能讓我們驚見樂團的蛻變,共睹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成長。(武文堯)
7月
11
2014
743
舉手投足間,我們見到了這群用生命去歌唱的團員們,他們的眼神、動作、紀律,完全發自於內心,雖然年紀小,但歌聲裡盡是對自己以及世界的雀躍與期待。這讓我們想到台灣的音樂(合唱)現況。(武文堯)
6月
27
2014